(三)、治安巡防工作,确保街道治安稳定
从今年4月份开始,我街道在辖区范围内组织开展治安大巡防行动。街道党委积极做好活动的规划、协调、组织和指导工作,并结合打击“两抢”、治安乱点等专项行动,把发现和打击抢劫、抢夺、入室盗窃、偷盗“三车”等多项犯罪活动作为“大巡防”的重点,合理调整巡区,科学部署卡点,组织专门力量开展治安巡防。在此基础上,我街道还充分调动和整合社会各方面的治安资源,动员广大党员、干部、志愿者和群众,参与群防群治工作,形成“我为大家服务一天,大家为我服务一年”的共识,参与辖区的治安巡逻。通过治安大巡防工作,有效控制各类治安、刑事案件,遏制“两抢一盗”犯罪,消除各类治安安全隐患,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农村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变革,街道工作越来越引起各级领导的重视,街道工作在环境保护、社会治安工作上逐步发展,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街道党委在社区服务这方面的工作还不够好,还有许多问题等待我们来解决。
一、社区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否,是制约社区服务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一是随着政府各职能部门不断把自己的工作下沉到社区,社区工作行政化已成为居委会难以自主发展的瓶颈,居委会的精力主要用于完成职能部门交办的任务,而居委会自治和服务功能就显得尤为苍白。
二是居委会六大工作委员会,每人一摊事,而社区服务又只是这六大工作委员会中的一个,即“社区服务与社会福利工作委员会”,因此从体制上就已把社区服务边缘化了。
二、社区服务业分散零星,发展不平衡,缺乏相关政策、统一规划和管理
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服务需求的增加,产生了名目繁多的社会化服务,本社区各类摊点、大小门店就有65家,但这些服务机构大多是分散的、独立的,有的甚至是“棚亭经济”,并未形成网络。同时,社区服务业与居民实际需求还存在较多盲区,发展不平衡,服务面相对较窄,服务档次偏高,本社区居民很少得到服务。存在严重的重有形的、物质性的并具有较大经济效益的服务,而轻无形的、非物质性的服务现象。比如:美容美发业、餐饮业等相对比较发达,而心理咨询、法律咨询、纠纷调解、家政中介、医疗服务等就欠缺很多。虽然“整合社区资源”说了许多年,但因缺少相关政策的支持,以及居委会在这个问题上的定位不明确,造成商家与居委会在操作上的尴尬局面。
四、社区服务缺乏高素质、专业化人才
一是社区服务人才资源开发所包含的质的因素,尚未引起广泛重视,比如居委会的居干从事社区服务的工作,就未接受过正规的专业化的社区服务训练,社区居干对社区服务的概念,还停留在简单的事务处理上,这是制约社区服务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是虽然志愿者服务队伍是社区人才资源开发的有效做法,但因志愿者服务形式具有不稳定性及服务项目的局限性、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不可能为社区服务提供稳定的、经常的、专业化的服务。比如:一号楼有一空巢老年夫妇,全都是聋哑人,妻子长年卧病在床,家里家外全靠丈夫一人,他们提出要找一位保姆,帮助照顾病人,但居委会找了很久也没有找到,原因就是不会哑语,不能很好地交流。所以有些较高层次的社区服务项目,因缺少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而无法有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