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围绕创新发展机制,帮助基层解决遇到的具体问题,听取了解基层的意见、建议,了解掌握与科学发展观不相适应的地方,促进机制创新。
(二)围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了解基层各单位对学习实践科学
发展观的思想认识程度,各单位在领导班子建设中有哪些与科学发展观不相适应,探讨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改进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促进农机工作效率的提升。
(三)围绕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对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情况、政务公开的实际效果以及落实“两
权”监督制约机制,特别是在落实“一岗双责”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
五、坚持科学理论指导,推进农机事业全面发展
我们在科学理论指导下,把超前和创新作为发展的开路先锋。
(一)是全面修订制度,推进岗责体系建设。根据“健全制度、创新机制、落实责任”的工作主线,围绕岗责体系建设,着力构建责任明确、问责有效的高效运转机制。
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理论作指导,勇于实践,善于破题,敢于创新,对上级的相关制度,本着贯彻精神、抓住重点、不照搬照抄的原则,制定出适合我县农机工作实际、易于操作执行的制度体系。
(二)是用科学理论作指导,确保农机工作顺利开展。
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机工作,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分析农机工作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把组织地方农机工作,保障经济发展作为中心工作,实现了农机工作与经济增长同步共进的良好态势。
(三)是坚持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塑造和谐队伍
我们在队伍建设上,坚持以人为本,以全面提高干部素质、打造农机新形象为目标。
首先是加强班子建设。注重强化领导班子建设,坚持开展优秀领导班子评比活动,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对领导干部的培养,形成广纳群贤、公平竞争的选人用人机制。
其次是强化党建工作。我们高度注重抓好党建工作,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农机工作中的突出作用。把党建工作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并纳入绩效目标管理考核内容。
其三是加强作风建设,增强宗旨意识。我们在作风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精力,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强化作风转变,着力打造农机新形象。在全系统展开大讨论,要求干部撰写文章和心得体会,激发了干部的责任心、荣誉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增进作风建设和纠风树形的责任意识。
六、立足工作实际,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
通过第一、二阶段的学习、实践、调研活动,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认真查找汇总了当前工作中存在的与科学发展观不相适应的突出问题:
(一)管理体制和机制建设不够完善
现行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已不能适应农机工作的发展,管理体制不合理和机制不完善,工作职能不清、责任不明、互相掣肘现象较突出,制约农机工作科学发展。缺乏有效的激励、竞争机制,人才上下和岗位交流的渠道不够畅通,不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利益分配不公,不能有力地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二)干部队伍建设不尽完美
在队伍建设方面普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是制约和影响农机事业发展的主要矛盾。
一是干部综合素质与农机工作的要求不适应。干部整体素质参差不齐,文化结构不尽合理,个体之间综合素质差距明显,“单一型”人才普遍、“复合型”人才紧缺。
二是干部队伍思想动力不足。有相当一部分干部缺乏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忙于应酬,满足于取得文凭,或只重片面的单一业务学习,不重综合知识学习,忽视综合能力的提高。少数干部在工作中进取心不强,责任意识差,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缺少激情和干劲。少数青年干部宗旨观念不牢固,没有方向感,对前途茫然,信心不足,缺乏敬业和奉献精神。还有一些干部自律意识淡薄,服务意识差,公私不明,不能正确看待和运用手中的权力,以权谋私、以权谋利现象仍未杜绝。
七、深入学习实践,认真剖析根源
(一)管理体制和机制建设切合工作实际不够
随着新时期经济和农机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管理方式也应随之变革。虽然近几年不断进行革新,尤其是在岗责体系建设上大胆创新,但由于经验不足和缺乏科学发展的眼光,切合实际不够全面,制定的制度不仅内容不够完善,而且缺乏刚性和力度,制度执行还不严格,易形成制度与落实“两张皮”现象。这些现象的存在,一方面是岗责体系建设和机制运行还需要一个验证过程,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另一方面是管理机构设置上,没有经过切合实际的认真的论证和验证,不考虑结合不同实际,搞一刀切、一股风,造成人力资源使用不顺,阻挠了机制顺畅运行。再者,有效的激励、竞争机制还有待改进与完善。由于考核激励体制还不健全,现行绩效考核机制还不能完全体现公正公平,造成奖勤罚懒机制得不到有效体现,势必对干部的思想情绪和工作积极性造成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