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机遇并存的是,统计改革和发展面临诸多挑战,还处在攻坚阶段。挑战之一,统计制度方法亟待完善。从总体上看,我们的统计制度方法改革滞后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不相适应。比如,统计管理体制陈旧,统计制度方法体系繁琐,统计指标体系设计缺乏科学性和权威性,统计法制建设不完善,等等。这些带根本性的矛盾和问题,是统计改革和发展必须面对、必须解决的现实课题。 挑战之二,统计的任务日趋繁重而艰巨。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统计领域宽广、任务宏大,和谐社会建设的统计领域某种程度上还是待开垦的“处女地”,补长社会产业统计这块短板的压力和难度很大,民生民计、民情民意统计需趋增加,且显得急迫。即便是经济统计,也有周延统计项目、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功能的问题。挑战之三,统计的干扰因素依然存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统计调查对象日益增加,数量巨大且复杂多变,从源头上掌控统计数据难度明显加大。一些统计对象,特别是私营企业和个体业者受利益驱使,瞒报统计数据的故意行为日渐增多。被统计调查者日愈注重保护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一定程度影响对统计工作的配合。挑战之四,统计的基层基础建设相对薄弱。长期以来,上级统计部门只增加统计任务,不增加经费投入;一些乡镇和个别单位人员老化、知识老化,使统计人力、财力、能力与统计任务不匹配、不适应。一些基层企事业单位统计流程不规范,统计执行能力相对较弱。政府统计和部门统计的关系尚未理顺,相互支持配合与指导服务程度较低。统计现代化技术手段落后,统计信息数据库利用率不高,在统计信息公开化的情况下显得被动。
(三)着力提高把握和推动全县统计事业发展进步的能力,着力把握统计工作发展的新趋势;
面对统计改革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我县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统计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市委全会精神,按照全国、全省统计工作会议和县委工作会议的部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统计的准确性、科学性、权威性为中心,解放思想,创新思路,着力加强统计能力建设,继续全面提升统计工作的层次和水平,为实现我县社会经济全面振兴不断做出新贡献。在实际工作中,着力把握以下几点。
1、坚持高标准,着力提升统计产品质量。抓住数据质量这个核心,多策并举,务求实效,千方百计保证统计数据的准确性、科学性、权威性。跳开统计看数据,数据后面做文章,努力创造高质量的统计信息、统计分析、统计监测产品,力求多出精品。
2、坚持自加压力,积极拓展统计业务范畴。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主动服务和服从于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拓宽统计领域,拓展统计业务,最大限度地满足全县改革发展大局、全县人民福祉对统计保障的需求。
3、坚持积极进取,努力化解统计面临的难题。把统计改革发展的难点作为全部工作的重点,立足开拓创新,勇于攻坚克难,力求取得突破。
4、坚持强化内功,深入抓好统计基层基础建设。下大力气抓基层、打基础,努力打造过硬的统计基层队伍,努力创造良好的统计基础条件,显著提升基层统计的执行力、支撑力。
(四)切实提升统计产品服务科学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满足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新需求;
(五)不断增强统计方法制度、运转机制对统计服务科学发展的支撑保障功效,解决统计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