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建立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制度。进一步加大内部分配的改革力度,按照按劳分配和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原则,结合医疗工作知识密集、体力与脑力相结合、高风险等特点,进一步搞活内部分配。要根据按岗定酬、按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的精神,建 www.xxk123.com (www.xxk123.com)立起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自主灵活的分配激励机制。在具体操作中主要是把个人报酬与职位、技术、服务质量、服务态度和工作量大小等紧密挂起钩来,制定比较详尽的人才评价标准,通过严格的考评兑现工资、奖金和各种福利待遇,做到一流人才一流服务一流业绩一流报酬。在内部分配中,要充分考虑管理要素、技术要素、责任要素,把这些要素
一起纳入分配考核体系,充分调动起各级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只有这样,医院才有可能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才能提高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三是强化经营意识,实现医院可持续健康发展。医院虽然是公立的事业单位,但要加快发展,必须强调两个效益,必须强化经营意识,必须加强成本核算。加强医院核算,要走全成本效益型之路。成本是医院在医疗活动中所能发生的各种医疗消耗,是医院向社会提供医疗服务所必要的代价。医院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卫生经费、卫生资源发挥其最大效益,就应特别注重成本核算。医院成本核算是医院经济管理的基础,要建立有针对性的医院财务内控体系,建立标准成本控制制度,开展临床路径的应用和研究。要合理组织收入,严格控制支出,降低各项费用,重视医院整体运营状况和综合效益的分析,同时要把降低成本和提高技术水平与服务质量结合起来,创造最佳效益以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四是强化院科两级负责制。医院是由院科两级管理组织构成的,加强院科两级管理,健全激励机制,是医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不竭源泉。加强院科两级管理,包括行政管理、医疗管理、质量管理和经济管理以及医德医风建设等各个方面。实行院科两级管理,就是在医院的统一指挥下,给予科室一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使科室主任合理组织各项收入,对科室的各项费用支出及消耗精打细算,合理使用人、财、物,充分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达到励行节约、增强经营意识,做到人人理财、个个当家,增强整个科室人员的主人翁意识,提高科室的资源利用效率。同时要健全激励机制,通过制定完善的院科两级分配方案,把科室人员的各种待遇与科室的经营效益挂钩起来,充分调动科室的积极性,这样,实现医院总的发展目标才是有保障的。
三、强化服务,在实现群众满意上狠下功夫
服务是形象,也是生产力。医院作为为人民群众提供医疗服务的公益性机构,应该始终把提升服务水平作为医院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把群众满意和不满意作为衡量我们工作好坏的标尺。
(一)强化服务意识是促进病人满意的根本。意识决定行为,医院服务理念的提升是从医院文化高度规范医务人员的服务行为中形成的一种发自内心,形于外表的自然过程,是长期不断强化的一种积累,它使恒久保持服务质量得到有效的保证。服务意识的强化需要我们不断的灌输和教育。要把“一切以病人为中心”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把“一切以病人满意为目标”作为我们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加强医患沟通是促进病人满意的有效手段。要求医务人员必须加强与病人或病人家属的沟通,尊重病人的知情权与同意权,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配合,相互尊重的医患关系。要重视治疗前、治疗中和治疗后等各个环节的沟通,对病人提出的问题和疑问,要以负责的精神,宽容的态度,深入浅出地向病人及家人解释,不敷衍了事,不冷淡厌烦。同时对病人及家属的无理要求或无理指责要耐心细致地解释,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争取理解和支持。这样可以避免许多医疗纠纷和投诉的发生。
(三)重视服务细节是促进病人满意的关键。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病人对医院不满意,说明医院和医务人员在服务细节上还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要尽可能地站在患者的角度,想一想我们在诊疗流程、服务措施、服务态度等方面还有哪些问题,不能以繁琐而不为,应以患者方便为目标,为患者提供一流的医疗服务。
四、多渠道争取政策支持,努力拓宽医疗市场
今年医院将面临着医药体制改革,工作中不确定因素增多。因此,必须将医院的发展纳入全区卫生事业改革的大舞台中,争取多方位的政策支持,包括区域卫生规划、财政拨款渠道、行业业务指导、医疗市场拓展等,使医院有一个相对宽松的发展环境和发展基础。要进一步吃透医保政策,紧跟医疗卫生改革的步伐,努力探索适应医院发展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Tag:个人总结,个人总结范文,个人总结怎么写,总结报告 - 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