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着眼推动工作狠抓整改落实,提升水利事业发展的整体水平。注重突出实践特色,把解决存在问题、促进科学发展贯穿活动始终,做到边学边改、边整边改。进入整改落实阶段后,厅党组认真研究制定了整改方案,提出45条具体整改措施,以一览表的形式明确整改项目、目标要求、时限责任,并公开作出十项承诺。坚持抓住重点,大小结合,贴近实际,整体联动,逐条逐项抓落实,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着眼实现新发展抓整改,在项目带动中提升水利建设水平。厅党组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大机遇,牢牢把握水利部与**省人民政府签订共同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水利建设合作备忘录的历史契机,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着眼构筑防洪减灾、水资源供给、水环境保障“三大体系”,突出工程体系整体效益和生态环境发展,统筹兼顾、注重实效、改善民生,全面掀起建设高潮。快速行动抓项目。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全厅上下立即行动,快速展开前期工作。为争取国家支持,厅党组书记、厅长王忠法在十日之内三上北京,向水利部汇报情况,争取项目。坚持规划先行,召开厅党组会和业务骨干会,认真分析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现状,以推进农村安全饮水村村通、百湖(河)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千顷良田优化美化、万里堤防整治“四大民生水利工程”建设为重点,以构建平安水利、民生水利、生态水利、法制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现代水利“六大水利体系”为目标,研究编制综合规划和新增水利投资项目建设规划。召开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现场会和20xx年全省水利工作会议,部署工作任务,明确工作重点。全力以赴抓进度。为确保在“两会”前如期完成新增项目建设任务,先后五次召开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部署任务,明确责任分工,提出措施要求。严格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部门分工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专门制定厅领导分工负责、分片督办方案,组成10个督办小组,分赴荆州、襄樊、宜昌等21个市州施工一线,进行督办、服务和指导。多措并举抓质量。认真落实水利部和省政府紧急通知要求,加强新增水利投资项目建设管理。牢固树立质量意识,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制等项目建设“四制”,确保工程建设依法进行、规范运作。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的职能作用,加强资金监管,确保专款专用和投资效益。制订行之有效的预案,确保生产安全。
二是关注群众新期待抓整改,在抗旱减灾中发挥服务保障作用。我们把做好防灾减灾作为学习实践活动整改落实的重要内容来抓。春节前后,我省中北部6个市州30多个县市区出现严重旱情,厅党组认为,做好抗旱减灾工作就是具体的以人为本,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变单一抗旱为全面抗旱、被动抗旱为主动抗旱,加大工作力度,保证抗旱减灾有力有序有效进行。科学部署调度。旱情出现后,省防指及时发出紧急通知,作出具体安排,逐级落实责任。密切关注旱情变化,加强应急管理,搞好蓄水保水、强化优化配水,科学调度抗旱力量,努力抓好抗旱减灾服务。积极与省经委、供销社、电力公司、中石化**石油分公司等省防指成员单位沟通协调,对口落实抗旱责任,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为抗旱夺丰收、抗旱保增收提供物资支撑。启动应急预案。实行厅级干部带班、处级干部负责、专业骨干上岗的全天候工作机制,超常启动日报旱情、每日会商应对干旱机制,全程跟踪天气变化、干旱数据、抗旱行动,坚持当天向国家防总、长江防总和省委、省政府领导上报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调度有据、参谋有道。加强督导检查。厅领导带相关部门分赴枝江、当阳、荆门、十堰等旱情较重地区,检查督促和协助抗旱工作,在实地查看的基础上,与当地政府和水利部门一起研究对策,协调矛盾,解决问题,共同打好抗旱保春耕的攻坚战,力争把灾害损失压减到最低限度。
三是突出建立新机制抓整改,在改革创新中破解长远发展难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眼长远做好废改立工作,努力探索和创新适应水利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目前,共清理原有规章制度15项,废除2项,修订7项,创新出台体制机制方面的文件27项。加快水利立法步伐。围绕水利发展需要,加强水利政策研究,完善水利法规体系。申报了“十一·五”水利立法规划,起草提出《**省湖泊保护条例》、《**省抗旱条例》《**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及修订案,已纳入省人大20xx年-20xx年度五年立法规划项目,《**省湖泊保护条例》纳入今年立法计划的争取审议项目。代拟的《**省水文管理办法》被省政府纳入今年立法计划的计划项目,《**省水库管理办法》、《**省水能资源管理办法》、《**省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修订案纳入立法计划的预备项目。向省政府上报了我厅取消、下放审批权限的意见,33项行政许可保留4项、取消1项、下放2项、部分下放22项,调整4项;5项非行政审批保留1 项、部分取消2项、部分下放2项。加大水利执法力度,狠抓“一案一考评”试点工作,开展了以河道采砂、水工程安全、水资源保护和水土保持监督为重点的执法检查活动,推进水利法制化进程。深化体制机构改革。狠抓全省水管体制改革、乡镇水利站改革和水价改革,基本理顺了管理体制。水管体制改革通过整体验收,受到了部、省领导的肯定。深化水务管理体制改革,推动全省涉水事务的统一管理,统筹兼顾农村和城市、社会与生态的用水利益。深化水利工程建管体制改革,推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按照省政府统一部署,对厅直系统机构改革进行调研。创新水利发展机制。把建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长效机制作为厅党组的重点研究课题,探索解决新时期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组织难、投入难、管理难等问题。积极探索河道采砂管理长效机制,研究起草了《**省采砂管理办法》。立足水利公益性事业政府投资的主体地位,广辟投资渠道,构建“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水利投融资机制。反复研究,制定出台五个方面规范性文件,为水利可持续发展提供长远的制度保障。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