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档案基础工作比较薄弱
近些年来,我市档案事业发展环境虽有较大改善,也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在一些地方和部门,社会档案意识和档案法制意识仍然比较淡薄,领导对档案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与支持,人们对档案法规和档案工作不了解、不理解,导致事业经费短缺,基础设施落后,档案工作发展不平衡,档案基础工作不扎实,严重制约了我市档案工作的健康发展。
2、馆藏档案不丰富,档案史料编研力量不足
馆藏数量不足、结构不优、载体单一、质量不高等问题在我市各级综合档案馆普遍存在。少数部门和行业档案法制观念淡薄,受利益驱动截留档案资源而自成体系。部分机关事业单位档案资料没有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应归档材料而未纳入本单位归档范围。部分单位档案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积极性不高、业务不熟悉、档案资料没有按标准规范整理。各级综合档案馆馆藏档案大部分为党政文书档案,与综合档案馆地位不相适应。档案归档不及时、收集不齐全、整理不规范、不按规定移交等现象在一些部门存在,导致档案馆接收档案时,不能做到应收尽收。同时,加之档案史料编研人才力量不足,我市档案史料编研工作滞后不前。
3、档案信息化建设进程慢
档案信息化建设没有纳入各级政府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档案信息化建设缺乏必要的设施设备和经费保障。计算机还仅仅是代替手工劳动的辅助工具。档案数据录入有限,没有通过网络实现资源共享,人民群众还只能是望“网”兴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标准规范不健全、不完善,人才缺失的现象普遍存在,县(区)档案信息化建设还没有起步,部分只是刚刚涉足。
4、经济科技档案建设较为薄弱
随着我市主攻两区,加快建设两城,坚持突出两抓力度的加大,落户园区的企业逐渐增多,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民生工程相继完成,形成或即将产生大批档案资料。这些档案资料既是**发展变化的真实记录,也是今后人们查阅的依据。但是,由于园区企业和项目责任单位档案意识的淡漠,重建设、轻档案的现象普遍存在,园区企业和项目责任单位与档案部门主动联系少,档案部门有心加大建档力度又困难重重,使我市经济科技档案工作成为短腿。
5、档案干部队伍建设与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相适应
目前,市、县两级档案部门人数总共不足100人,人少事多,点多、面广是现实的存在,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老化,档案人才匮乏也是现实存在,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经成为新时期档案工作的新挑战。
上述问题的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客观原因,由于档案事业的发展既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又受领导重视程度的制约。档案部门是一个单纯依靠政府投入的公益性事业部门,政府投入的力度决定档案事业发展状况。我市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政府用于档案事业发展上的经费十分有限,档案产生于方方面面、各行各业,开展好档案工作有赖于各级领导的重视支持。另一方面是主观原因,主要是档案干部在较长时期内对存在的困难消极对待,看门守摊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影响和制约了档案事业的科学发展,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认识上,对档案的科学定义、档案事业发展的内在规律,以及新时期档案工作地位、作用和特点认识不深,仍停留在传统的“记录历史”的功能上,导致档案事业科学发展的思路不够清晰,目标任务不够明确。档案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结合点不够,导致档案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成效不突出。
2、在思想上,认为档案部门是“清水衙门”,工作难于有所作为;认为档案部门是“保密部门”,安全最重要;认为档案工作是“三线工作”,摆不上位置,从事档案工作前途渺茫,受到冷落和轻视,消极对待的心态难于调整。
3、在工作上,重执行轻创新,往往采取等待观望的态度。面对档案事业发展中的问题,不是主动应对,积极创新,破解难题,而是顾虑重重,避重就轻。重保管轻开放;重安全轻编研;重指导轻查案;重一般号召轻调查研究,导致工作上处于上传下达的简单层面,档案信息利用率低,社会覆盖面窄。
4、在管理上,缺少科学衡量档案工作的指标体系,没有认真制订鞭策后进鼓励先进的档案工作考核措施;在依法治档的问题上,重检查轻查处,没有充分运用法律赋予的职权,查处违法案件;在内部管理上,业务基础性工作重视不够,忽视建立岗位责任制,导致档案业务工作欠账过多等等。
三、实现我市档案事业科学发展的思路和举措
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就是要围绕解决当前我市档案事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谋划档案事业发展的正确思路,转化为促进档案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和领导档案事业发展的实际能力,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全市档案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Tag:个人总结,个人总结范文,个人总结怎么写,总结报告 - 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