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以全面活跃为出发点,抓好党的其他工作
①电化科技教育
电化教育是开展党员教育的又一种有效形式。乡党委高度重视党员的电化教育工作。我们结合昌禅实际,继续执行去年出台的“昌禅乡电化教育网络建设和深入开展电教科技富民工程20xx至20xx五
年规划”,同时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意见。根据党员电教工作的要求和农民的需要,把电教片播放、集中培训、专题讲座、科技咨询、现场观摩等有机地结合起来,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专家讲课和电教片播放相结合的方式,先后集中举办科技培训班2期(山羊养殖、杨梅种植管理等),参加培训达200多人次,进一步普及农业知识,推广农业新品种,提高农民素质,使农民群众普遍能掌握一至二门实用技术;搞好信息服务,定期或不定期向农民发布农产品供求、价格、农业科技动态等信息;抓好典型示范,建设党员科技示范基地和培育科技示范户,半年来,先后建立和完善了山羊、南阳黄牛、本土鸡等养殖基地、千亩“东方明珠”杨梅、百亩“东引一号”东枣、百亩杨树等种植基地,建立了百亩高效园区,培育了30多户科技示范户。同时我们还开展了以“加强党的建设”和“经济建设”为主题的教育活动,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进一步提高党员群众经济意识,进一步深化了教育效果,让党员群众普遍掌握一至二门实用技术,发挥党员群众的致富带头人作用,推动农村科技进步,向科技要效益,为昌禅脱贫致富奔小康,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②党委注重抓两头促中间工作,在着力抓好先进的同时,狠抓后进支部的整顿转化工作。
一是采取乡主要领导挂钩联系后进村,做到有人撑腰;二是选派乡机关得力干部驻村,配齐配强村级班子,做到有人管事;三是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有章理事;四是注重发展壮大党员队伍,特别是年富力强,勇于开拓的年轻党员的培养发展,为后进支部注入一股强劲活力;五是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帮助,制定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五年规划,落实项目,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做到有钱办事。力争通过一年的努力,使后进村达到转化标准。
(二)抓深化“民情系列”活动,加强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努力解决好干部不适应和群众不满意问题,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深化“民情系列”活动,我们紧紧围绕转变作风、为民办事这个中心主题,以“群众利益无小事”为出发点,以“群众长期得实惠”为落脚点,本着“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创新服务方式,不断拓展服务内容,着力解决农业和农村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建立健全“民情系列”活动长效机制,进一步密切党干群关系。
截止6月底,共接待和走访群众332人次,接到群众反映问题126件,村、驻村干部、分管领导当场答复解决99件,乡党委共召开民情分析协调会15次,研究解决和答复解释问题27件,救灾救济、项目发展、环境治理、种植养殖技术指导、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无论小事大事,都能让每件事有一个满意的答复解释,群众相当满意。
(三)抓“干部下基层”工作,统筹推进我乡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委的要求,我乡积极响应县委提出的“千名干部下基层,强基固本促发展”活动。前一阶段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加强领导,强化管理。结合驻村干部“双向选择”制度,对有县下派干部的村同时下派一名乡干部,重点村(中心村)下派班子成员,共同开展工作,并做到与原工作脱钩。同时坚决贯彻执行县委制定的“下派干部”各项管理制度,把下派干部纳入驻村干部工作责任制加以考核,切实履行乡党的主体责任,另外乡党委还结合本乡实际,采取了四项措施对“下派干部”加强管理,一是推出月例会制度。每月底要求下派干部汇报一个月的工作学习情况,并对下阶段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使下派工作更具计划性和针对性;二是设立“干部下派”活动监督电话。监督电话设在乡书记办公室和纪委办公室,对下派干部进行监督,接受干部群众对下派干部的反映的意见;三是发放“下派干部”民情联系卡。与“民情系列”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把下派干部的联系方式印在卡上,发给所驻村群众,畅通与群众的联系渠道;四建立下派活动监督员制度,聘请了12名老干部、老党员为监督员,对“干部下派”活动进行全程监督。二、求真务实,注重工作实效。今年以来,县乡下派干部积极进村入户,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当好党的政策宣传员;并利用半个月的时间进行调研,全面掌握社情民意,制定了年度工作计划,工作目标工作方向明确;从目前来看,“干部下基层”活动对于改变干部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已取得初步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