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建设绿地,发挥山水资源的生态作用
城市绿地是山水园林瑶都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城市山林景观的生态要求,结合土壤、地质等立地条件,制定出城市规划区内山头、公园、河流、街道绿化带等植被的详细保护、改造方案,并采用针、阔叶混交林和种植适量的观赏树种,以丰富景观和增加绿地面积,充分发挥瑶都良好的绿化生态功效。重点抓好规划区内的山头绿地、公园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和附属绿地建设,按照国家标准,xx瑶都绿地率规划区内达到50%,都市区达到或超过45%以上。
5、糅合瑶族文化,增加山水园林瑶都的意蕴内涵
(1)、山水园林瑶都的建设,离不开瑶族文化。如何使全国的山水园林构筑艺术为我所用,重要的手段之一是要根据我县城市的地域特色,把我县的瑶族文化融入到城市建设中, 使城市的文脉得以延伸。瑶族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是瑶族文化的物质载体。而城市的文脉延伸在建设中首推寄情山水,使历史文化、人文景观与自然山水有机结合。园林艺术讲究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追求意蕴深厚的诗情画意,而这高于自然的意境离不开文化的启迪。画龙须点睛,点睛之作才能称为上乘之作,因此,在自然山水的开发与利用中不但要画好龙,而且要点好睛。画好龙,指的是保护山水、完善植被等基础工作;点好睛,则是要运用我市自己独有的瑶族历史文化去诠释城市的建设。
(2)、山水园林瑶都建设,离不开瑶族历史。我县既是全国瑶族文化中心,形成了以瑶族服饰、饮食、居住、节日、庆典、歌舞、婚嫁、工艺等为代表的历史民俗风情;又有瑶族历史留下的文物古迹,如人类文化遗址——瑶族盘王;社会经济文化遗址——东田窑址;古城遗址——老县县城遗址;宗教礼制建筑群——豸山寺;国家级文物牌坊——阳华碑刻;特色村落——瑶家山寨;乡土建筑——宝境大屋等民族历史资源,如何巧妙地把它们运用到自然山水园林瑶都的开发建设中,创造出富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景观十分重要。
(3)、山水园林瑶都建设,离不开瑶族建筑。xx县城主题不仅是山水园林,重要的是瑶族为主的民族建筑规划建设。一是有意识地把有代表性的高山瑶、平地瑶、浓厚乡土气息古建筑融入到城市街道规划中,使城市建设处处显示风格各异瑶都风貌;二是在建筑设计上,注意收集整理瑶族建筑的精华,通过筛选整理,学术研究探讨,去粗取精,使瑶族建筑瑰宝光大升华;三是对老城区具有传统建筑特色街道,如依山傍水的“吊脚楼”、“马头墙、滚龙嵴、青砖屋”、“四合院”等要给予保留,修缮改造;四是在街道命名上,要结合江华瑶都建设和瑶族历史、生活习俗做一些有纪念意义的命名。
6、保护瑶族历史文化遗产和遗迹
瑶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xx瑶都——xx保存着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是十分宝贵不可再生的资源,是中国社会、瑶族文化和科技发展的历史见证,也是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山水园林瑶都规划建设中,要十分重视繁荣发展瑶族先进文化,要保护好这些优秀的瑶族历史遗迹和遗产,就是要对瑶族的历史、背景、特点、风貌进行研究,在规划建设中加以保护和利用。一是要制定历史遗迹遗产的保护规划、保护原则与措施、保护范围及历史文化街区;二是要形成以瑶族文化内涵为基础的历史遗迹遗产保护内容,核心是有内涵的历史瑶文化街区。保护和发展瑶族历史文化遗产遗迹,使之留芳后世,永续利用,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同时,要加强瑶族历史遗产遗迹的保护宣传,树立全社会对瑶族历史文化遗产遗迹的认知度和自豪感,使瑶族历史、文化、建筑风貌更加缅丽多彩。
自然山水园林、瑶族文化是人类的天然财富,它渴望人类的保护。同时,自然山水园林、瑶族文化也因为人类的合理开发利用而焕发生机与活力,通过营造“滋润”、“活化”山水园林瑶都,让瑶族风情建筑掩映在自然山水园林之中,使江华瑶都在游客中留下难忘的回忆,使江华瑶都成为中国美丽城市的一张特色名片。
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规划建设山水瑶都
Tag:工作计划,工作计划范文,小学班主任工作计划,总结报告 - 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