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着力增强社会救助能力。积极推进社会慈善、社会捐赠、群众互助等社会扶助活动,大力营造邻里互助、社会帮扶、“送温暖、献爱心”等扶贫济困的浓厚氛围。着力推进建立乡镇民间“稻草援助中心”,建立健全管理、使用等相关制度,为困难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救助服务。完善经常性社会捐赠网络,积极倡导各种社会捐赠,不断增强社会救助能力。创新工作思路 www.xxk123.com (www.xxk123.com),强化营销措施,进一步拓展福利彩票发行规模,扩大年度销售量。健全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机制,不断提高救助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社会化水平。
(二)坚持把推进民主作为民政工作的重要取向,切实加强社会组织建设
把加强城乡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作为推进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程来抓,把城乡社区建设作为延伸政府公共服务
、整合公共资源、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化的平台来打造,努力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1.推进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进一步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坚持推行“八步工作法”,以切实维护农民的民主权力为核心,进一步规范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内容、形式、程序和监督措施,继续推进“两线结合、五轮驱动”的运作机制,实现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与农村经济发展两手抓、两结合、两促进、两提高。以换届选举为契机,以提高能力和素质为目标,采取多种方式和形式培训村干部;进一步加强调研,提高村组干部待遇,改善村级办公条件。扎实开展以创建“全国村民自治合格县”为目标的示范创建活动,进一步加大村民自治示范、合格单位创建工作的力度。
2.切实加强城市社区建设。贯彻落实全市城市社区建设会议精神和“1+9”配套文件,召开全县社区建设工作会议。抓好新县城新设置16个社区组织的建立和运行工作;抓好社区服务中心(站)建设,结合三年规划,搞好调查摸底和做好当年社区服务站的申报、建设工作。做好淹没社区组织的撤销工作,抓好村改居工作的调研。结合换届选举,进一步完善社区建设的各项制度、社区服务设施,抓好示范点建设,提升全县社区建设的水平。
3.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不断总结农村社区建设经验,在抓好10个县级农村社区建设试点村基础上,逐步扩大试点面。逐步建立和完善各类农村社区志愿者协会、社会互助救助服务、医疗环境卫生服务、文化体育活动服务、民间纠纷调解服务组织,着力提升农村社区功能。
4.加强城乡民间组织的培育发展和监督管理工作。围绕城乡统筹,加强基层专业经济协会的培育发展力度,覆盖到村、到社区。巩固社团政社分离成果,加强民间组织审批监管和日常管理。
(三)坚持把服务社会作为民政工作的根本要求,不断提升民政公共服务水平
根据民政事业多元化特点,以规范管理行为,改善服务手段,提升服务质量来完善和提高民政公共服务职能。
1.加强专项社会事务管理,提高服务社会质量。
一是加强双拥优抚安置工作。推动建立城乡一体的双拥共建工作机制、优抚对象权益保障机制、退役士兵免费技能培训机制、涉军群体维稳长效机制。进一步巩固全国双拥模范县成果。切实提高优抚对象待遇,继续做好优抚对象“解三难”工作,强化优抚对象的生活保障,积极完善以医疗减免、医疗补助、医疗保险、医疗救助为主要内容的医疗保障制度和各种医疗优惠制度。探索创新安置模式,落实扶持、服务的优惠政策,积极做好城镇退役士兵、军休人员的接受安置和管理服务工作。
二是做好城乡区划地名界线管理工作。切实做好移民乡镇(街道)、集镇开发区的地名命名、更名工作,使地名命名更名与建设规划同步进行。切实搞好乡镇、街道标志牌和城区新建道路的地名设标工作。加强对地名数据库的资料更新和利用,充分发挥地名资源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做好乡改镇的前期相关调研准备工作。继续深入开展平安边界线创建工作,巩固平安边界创建成果。
三是推进城乡殡葬管理和改革。加强对殡葬法规的宣传,进一步转变群众丧葬意识,营造自觉遵守和执行殡葬法规、强化殡葬管理的浓烈氛围。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强化殡葬管理,优化殡葬服务,严格殡葬执法,提高火化率。继续推进城镇文明治丧,规范丧事行为,彻底整治乱埋乱葬行为。
四是规范婚姻收养管理和服务。加强婚姻、收养登记管理,依法规范登记行为,努力改善婚姻登记办公条件、严格收养登记程序,实现人性化服务。
2.强化保障措施,提高服务社会能力。
Tag:工作计划,工作计划范文,小学班主任工作计划,总结报告 - 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