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进一步推进企业体制机制改革。尚未改制的,要集中力量 www.xxk123.com (www.xxk123.com)争取1-2年内完成产权制度改革,尤其要抓紧推进直属企业改革。已经改制的,要切实转换机制。进一步理顺社企关系,健全对社有企业的监管机制。
7、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围绕农业优势产业,按照贸工农、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模式,指导系统做大做强一批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着力培育企业品牌,打造一批在流通行业
有影响力的优势品牌。
8、促进企业管理上水平。加强企业管理,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创新管理手段,健全规章制度,拓宽经营服务领域,提高管理实效。加大与金融机构和关联企业合作力度,加强企业现金流量管理。
(三)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使其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
目标:力争到20xx年末,专业合作社发展到300个,各县区供销社成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责任领导:谢阳之,责任单位:合作指导科,协办单位:办公室、安全生产科,完成时限:20xx年底)
9、推进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指导供销合作社系统围绕农业主导和优势产业,发挥供销合作社资源优势,通过龙头带动、市场牵动、网络拉动等方式,创办一批、联办一批、领办一批专业合作社,使其在数量上有较快增长,不断增强供销合作社组织发展专业合作社的引领带动和示范作用。
10、大力加强基层社建设。基层社要通过发展专业合作社,大力吸引农民入社,强化服务功能,实行民主管理,率先办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
11、提高专业合作社发展水平。大力推进品牌化经营,继续实施“千社千品”富农工程,抓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良好农业规范试点工作,鼓励专业合作社参加国家和国际有关质量认证,加强质量检测,培育一大批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从源头上保证农产品质量。
12、加大专业合作社与市场的对接力度。推进专业合作社与批发市场、加工龙头企业的市场化对接,推动其产品进入“新网工程”的绿色通道,使农民获得更多加工流通环节利益,增加农民收入。
13、促进专业合作社发展多样化。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放宽农村金融准入,“允许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的精神,积极参与农村金融创新,总结系统探索发展担保公司和资金互助社、参与组建村镇银行和信用社改革的经验,逐步加以推广。积极探索以专业合作社推进土地流转的成功做法,使专业合作社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抓手。
14、积极为专业合作社开展服务。指导各地组建农合(协)会,为专业合作社发展提供市场信息、技术推广、教育培训等系列服务,反映农民诉求,成为政府的好帮手、农民的代言人
(四)积极参与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为农服务水平
目标:力争到20xx年末,行业协会服务覆盖重要农副产品领域和主要农作物主产区,系统同类行业协会联合发展。农村综合服务社(中心)发展到2000家。(责任领导:谢阳之,责任单位:合作指导科,协办单位:办公室、安全生产科,完成时限:20xx年底)
15、促进协会发展上规模。扩大协会会员,积极组建新协会,推进协会加快发展,引导、带动基层协会发展,不断壮大协会规模。
16、增强行业服务功能。不断拓展服务功能,大力开展行业培训、技术咨询、标准制定、反映诉求、行业维权等服务,增强对会员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发挥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协会与政府的联系,积极承接政府职能转变中交给中介组织的任务,增强行业话语权。
17、探索科技服务的新形式。增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推进技物结合配套服务,为社有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18、拓展社区服务。以基层社或中心超市为依托,发展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社)。采取自建、联建等多种方式,加快建立社区服务中心;推进 “一社两店”入村,加快发展综合服务社;为农民提供综合性社区服务。
(五)加强机关建设,推动机关服务上层次
目标:经过学习实践活动和后期整改,力争在较短时间内,使机关基础管理得到明显加强、服务水平显著提高。(责任领导:万强、陈泽全、刘庆东,责任单位:人事科、监审室、办公室,协办单位:财务科、机关党委、老干科,完成时限:20xx年3月)
19、调整优化部门职能。在对机关部门职能分工进行调研的基础上,遵循经济、效能原则,对职能有交叉和变化的有关部门,在编办批复的编制框架内作适当调整。加强审计、统计等基础工作,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健全监事会工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