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认真抓教学环节的落实
教学环
节的落实是教学质量的保证。为此,我们根据上级电大的要求和“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学员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了学员的面授、自学、辅导、作业、实践、考试等各个环节的教学工作,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认真抓了入学教育。每期新生开学典礼后,对学员进行专业课程介绍、明确学习要求,帮助学生制定好学习计划,确定目标,进行为期10—15天的信息技术强化培训。
二是认真抓了学员的自学。要求学员每次课前、课后都必须认真观看教学光碟,自学好教材,并提出问题;要求每周上网4小时以上,认真做好作业,加强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三是认真抓了教师的导学。要求教师做好重点、难点的分析,疑点的解答,并向学生介绍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学习策略、学习方法和途径,指导学员利用多媒体资源开展自主学习,参加小组讨论,进行实时和非实时交互,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完成作业和生产、教学实习。
四是认真抓了小组学习活动。我们将学员按乡镇区域关系分成若干个小组,指定一名学员为组长,以小组为单位每月至少集中两次到学习点学习(包括上网、讨论、实习等),辅导教师定期下到学习点指导小组活动。
五是认真抓了教学实习和生产实践。我站开设的三个专业都建立了教学实习基地,如畜牧兽医专业,建立了神风千头养猪场、万只白鹅养殖基地、特种动物养殖场三个实践教学基地,乡镇企业管理专业每个乡镇都有一个乡办企业,学员每期至少要有三次到教学、生产实习基地进行集中实践活动。
六是认真抓了督学工作。定期对学员的作业进行检查,对学员的面授、上网、小组活动详细予以记载,并建立了学员学习档案,对学员的平时学习情况进行认真的考核和评定,同时建立了与学员所在单位的联系,及时跟踪、反馈学习及实践信息。
五、学以致用,成效可喜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工作在我县开展四年多来,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办学形式受到了农民的欢迎和社会的赞同,得到政府的肯定。县地处湘东南边陲,县域人口17.6万,经济落后,是个典型的贫困山区县。农民渴望早日脱贫致富,农村的发展急需人才。多年来,一方面从农村考入大学的学生毕业后回不到农村第一线,而另一方面农村薄弱的基础教育使一批孩子考不上大学。现在教育部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将高等教育资源送上门来,将大学办在家门口,农民兄弟打心眼里高兴,他们说:“种了半辈子地,没想到现在也可以进大学学习,成了大学生了”。县、乡政府认为这是电大为农村经济建设办的一件大好事、大实事,表示一定要抓住这个机遇,把工作搞好,尽快为我县农村第一线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技术和管理人才,从而推动我县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
2、学员学习热情高。我县参加“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学习的学员,学习目的明确,态度端正。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文凭对他们而言是次要的,来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自己、丰富自己、学以致用。电大丰富的学习资源、全新的学习方式既使他们看到了自己知识的贫乏,又满足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望。他们不管是集中学习、小组学习、自主学习,还是参加教学生产实习、实践都能积极参加,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畜牧兽医班学员邱福双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了工作、生产中的一些疑难,他高兴地对老师说,“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真好”。
3、学员的思想素质、理论知识、业务水平、实践技能方面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去年10月,我们深入到各乡镇对“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学员的学习情况和实践能力进行了调研,反馈上来的信息令人高兴,当地政府和村民对“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学员在本地的表现十分满意。首届畜牧兽医专业的34名学员员现在都被县畜牧水产局聘用,成为各乡镇的动物检疫员,有的成为了当地科技致富的带头人。学习乡镇企业管理专业的学员,有许多已成为当地乡镇企业的管理人员。过去遇到问题,他们不知道怎样解决,通过学习,他们上了新台阶,感到现在管理轻松多了。
畜牧兽医班学员罗怀祖通过“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学习自投资金,创办成立株洲腾飞畜牧有限公司,腾飞公司是一家从事畜禽生产经营、畜牧水产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应用及技术服务的专业公司,公司设有原种猪繁殖场,瘦肉型商品猪生产基地,饲料兽药经营及饲料加工,荣获“株洲市民营科技企业”称号。罗怀祖编写了《苏太猪的饲养与管理》和《良种猪养殖实用技术》,并印1万本免费送到养殖户手中。
Tag:工作计划,工作计划范文,小学班主任工作计划,总结报告 - 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