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要在认真研究干部考察材料撰写的基本要求上下功夫。“像、实、准、精”是对撰写考察材料的基本要求,是考察材料的生命,也是写好考察材料的难点所在。只有认真研究这一基本要求,才能写好考察材料,做到“对号入座”。一是要“像”。考察材料要紧紧抓住考察对象的个性特征、工作经历、任职经历等情况来写,着力刻画考察对象的真实面貌,让人看后“如见其人”。有什么长处,有什么短处,有什么优点,有什么缺点,要尽可能准确、详细地反映出来,避免千篇一律,千人一面。二是要“实”。即文风要朴实,语言要实在,数据、事例要真实可信。撰写考察材料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一是一,二是二,不能无中生有,甚至捏造事实;要针对不同层次和类别的干部,抓住重点和特点,实事求是地反映干部的真实情况。三是要“准”。考察材料中对考察对象的评价要达到事实准确、评价准确、表述准确,不含混其辞、模棱两可,或随意贬低,随意拔高。事实准确,要求考察材料中引用的数字、事例要有依据,准确无误,比如不能把一个班子的政绩,简单地说成是某个考察对象的政绩,而应根据平时工作实绩记载,实事求是反映工作业绩。评价准确,要求对对考察对象的评价要恰如其分,褒贬得当,不夸大其辞,也不缩小成绩,做到定性分析客观,定量分析适度。表述准确,就是不能用描绘、夸张等文学创作的表现手法,要用朴实的语言进行反映。四是要“精”。就是要求考察材料语言要精练,具有概括性;数据和事例要典型,具有代表性。考察组成员要善于在平时掌握、考察了解的各种材料中进行分析筛选,把最能反映考察对象的事例写进考察材料中;要精心锤炼字句,准确用词,把考察对象的真实情况反映出来。
4、要在提高考察组成员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写好干部考察材料,是对撰写者本身的理论功底、政策思想水平以及认识和表达问题能力的一个综合检验。因此,要写好考察材料,必须重视提高干部考察组成员自身的综合素质,特别要提高理论素质、政策水平、辩证分析能力、专业技术知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一方面要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强化对考察组成员历史、哲学、经济、业务等综合知识的培训,努力提高思维层次,拓展知识视野,以适应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类型干部考察的需要。可定期组织组工干部轮流到党校、干部行政管理学院学习培训,学习考察工作必备的业务知识;可举办专题培训、研讨班,邀请对考察工作有丰富理论实践经验的同志进行业务指导和培训,组织考察人员交流心得体会。另一方面,可把考察材料讲评纳入考察总结内容,考察结束后要对考察材料进行评比,选出“好、中、差”三个不同等次的考察材料进行讲解,对优秀考察材料进行表彰;对写得较差的考察材料给予点拨指正,并责令其重新修改,同时,对因考察材料评价不准确、不公正、不真实,导致选人用人失实、失准的,要追究考察组成员及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5、要在建立健全干部日常考核体系上下功夫。就是要改变当前考察中不换届不考察、不离任不考察、不提拔不考察的做法,把届中考察、届末考察、年度考察与经常性考察有机结合起来,变静态考察为动态考察,通过专项考察、跟踪考察、参加民主生活会和定期到单位了解情况、定期听取纪检、监察、审计、信访等部门的意见,经常性地对干部的日常表现及“社交圈”、“生活圈”进行调查了解,及时建立起干部日常的学习、思想、工作、考察、生活等档案,为撰写高质量的考察材料提供准确、真实的依据。
Tag:考察报告,考察报告范文,考察报告格式,总结报告 - 考察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