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档案基础业务建设
各级档案部门认真贯彻实施国家档案局发布的《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坚持定期开展机关文件归档检查工作,规范机关文件归档工作。各级档案馆在加强安全科学管理工作的同时,重点做好到期档案的移交进馆工作,修改完善档案接收制度、标准,确保该移交的档案按期限、按标准移交进馆。完善档案征集工作机制,加大征集力度,把更多有价值的档案征集进馆,丰富馆藏。继续做好重点档案的抢救工作,做好档案价值鉴定工作,规范档案开放形式。市档案馆积极应对数字档案馆建设的要求,进一步强化档案馆基础业务标准建设,按照数字化工作要求完成馆藏档案前处理工作。县区档案馆要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加大基础业务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快向社会公共档案馆角色转换。
(三)档案信息化建设
各级档案部门要努力使档案信息化建设与本地区信息化建设同步协调发展,将档案信息化建设纳入本地区信息化建设规划,与电子政务建设同步推进,加强对电子公文归档、电子档案管理的监督和指导,规范有序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各级档案馆继续做好馆藏档案案卷目录和文件级目录的计算机录入工作,市档案馆争取完成馆藏档案案卷目录和文件级目录的录入工作,全部实现有馆藏档案条目的计算机检索,新进馆档案同时移交机读目录,接收档案案卷目录、文件目录电子数据,为电子档案的接收管理奠定基础。各县区档案局馆要加快建设档案网站,以开展档案信息化工作为抓手,整合、带动各项基础业务工作的开展。市档案局加快推进市数字档案馆二期建设,并按照《**市档案局关于建设数字档案馆的规划(20xx-20xx)》,组织编制市数字档案馆三期建设项目详细方案。
三、整体推进档案事业发展
(一)依法治理档案事业
各级档案部门继续加强与组织、宣传、司法等部门协调,争取将档案法制教育纳入普法规划,将档案法制教育列入领导干部培训内容,积极推动档案地方立法工作。各级档案部门继续加强对档案法规、标准贯彻实施的监督指导,规范档案执法检查的范围、权限和程序,通过开展全面或专项检查,推动全市档案工作的发展。市档案局继续对市直机关档案工作年检,县区档案局继续对县区直机关、乡镇档案工作年检。各级档案部门继续推进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认定、复查,依法加强档案工作。按照《**市档案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开展全市档案事业发展“十一五”中期评估,确保《**市档案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顺利实施。
(二)推进档案管理模式改革
各级档案部门要深入学习十七大精神,在档案工作中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刻认识档案管理模式改革的重要意义,扎实推进全市档案管理模式改革工作,特别是要以人为本,实现“两个转变”,建立“两个体系”:一要转变过去重事轻人、重产轻人、重物轻人,重知名人物轻普通人物、重上层人物轻基层人物的档案价值观念,重视所有涉及到人的档案的建立和留存,建立覆盖全市人民的档案资源体系;要转变过去重机关团体利用轻个人利用,重为机关团体服务轻为普通群众服务的档案利用观念和服务观念,重视广大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重视面向城乡居民、面向广大普通百姓的档案宣传,重视为千万家庭建立档案服务,建立覆盖并方便全市人民的档案利用体系和档案服务体系。
(三)加强档案队伍建设
各级档案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档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下大力气抓好队伍建设。继续抓好市、县区两级档案部门领导干部能力建设,把档案部门领导干部自学与专题培训结合起来,提高档案部门领导班子的适应能力、协调能力、创新能力。继续抓好档案继续教育工作,有重点、有方向地培养一批适应档案事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人才和专业人才,提高档案队伍的整体素质。继续以党支部为核心,建立常效机制,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抓好机关党建工作,抓好招商引资工作,抓好机关效能建设,抓好学习型机关建设,引导广大档案工作者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树立档案部门存真务实,团结奋进的良好形象。
(四)提升**档案工作影响力
加大档案宣传交流力度,通过全面宣传档案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介绍档案服务工作的典型事例,交流档案服务工作的成功经验,为档案工作的开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使社会各界进一步了解档案和档案工作的重要作用和价值,促进档案部门进一步增强服务观念,提高服务为大局和群众服务的水平。要充分发挥档案宣传交流的引导作用,把档案宣传交流融入**对外宣传的大格局中,进一步提升**档案工作在安徽省、全国的影响力,更好地服务**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
**市档案局(馆)
20xx年12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