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林业产业加速发展,经济指标又上台阶。⑴预计20xx年能完成林业产业综合产值41481万元。其中,第一产业产值18243万元,第二产业产值22378万元,第三产业产值860万元;⑵林产化工产业。截至20xx年11月楚雄弘邦林化有限公司生产松香13735吨,松节油3079吨,实现工业总产值11865万元,上缴税金300多万元。
3、林业科技工作培训。
20xx年,全市共开展核桃栽培管理技术培训班18期,100多场(次),制作宣传标语3000多条。培训技术人员、核桃栽培大户等2500多人。
4、林木种苗工作。
20xx年全市共育各类苗木250万株,准备各类种子21吨,营养袋200多万个,化肥20吨,农药1吨,确保造林绿化种苗及各类物资的及时供应。
5、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20xx年我市发生森林虫害面积2.15万亩,防治2.13万亩,防治率为92.3%;检疫木材1.3553万立方米、调运检疫种苗31.53万株、种子71.4吨、实施产地检疫种苗0.05万亩。
(三) “11·02”特大自然灾害抗灾救灾工作。 “11·02”特大自然灾害,根据受损评估统计,造成全市林业行业受灾面积28418.83亩,直接损失16212.59万元,其中林地、林木受灾面积16928.89亩,经济损失3596.9万元,经济林受损面积472.59亩(222734株),经济损失11722.26万元;茶花苗木受灾面积10.7亩,受灾株数19.8万株,受灾损失500万元;苗圃受灾面积31.5亩,损失118.55万元。
“11•02”特大自然灾害发生后,市林业局紧急动员,迅速行动。一是加强灾后抗灾救灾的组织领导。成立了楚雄市林业局“11•02”特大自然灾害抗灾救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强化措施,周密部署;由局长、书记带队分8个工作组深入15乡镇核查灾情,抽调人员参与重灾区西舍路乡和全市的灾情核查工作;进一步严明工作纪律,加强林业部门作风建设。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政令畅通,及时组织干部职工向灾区捐款捐物。二是科学制订重建规划,组织编制了《楚雄市林业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方案》。三是加强林业科技服务。四是严格森林资源管理,防止林区乱砍滥伐林木。
(四)20xx年国际茶花大会建设项目
紧紧抓住20xx年第27届国际茶花大会在楚雄举办的机遇, 一是着力推进茶花大会重点项目规划建设工作;二是加大扶持力度,加快茶花产业发展。目前,全市茶花成品苗30万株,育苗100万株,引进世界名贵茶花品种800多个,种植面积达200余亩,茶花种植农户已发展到160户,企业及单位28家;三是加大宣传培训力度。举办培训班12期,参训人员达700多人次。分6期组织茶花种植经营户和部分农户共200余人次到宜良、大理等地参观学习;四是大力挖掘整理茶花文化;五是茶花资源调查和保护工作取得实效。据调查,我市辖区内广泛分布着大量原生茶花资源,发现茶花新品种15个,仅中山镇黑牛山就有原生茶花大树24700余株,(其中树龄超过百年的就有1000多株,600年以上的有8株);。
(五)自然保护区建设工作进一步得到加强。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二期工程建设项目,通过省、州验收。完成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区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上报报审工作。
(六)森林防火指挥中心及林权交易服务中心建设开始启动。20xx年4月,我局积极支持配合好州庆重点工程之一的西山公园提升改造,临街面零号楼拆除后,经市人民政府批准,(楚发改批〔20xx〕8号)文件批复,同意我局在原址建盖防火指挥中心和林权交易中心,建筑面积为2362平方米,工程计划投资315万元,主体工程计划年底完工。
(七)认真落实四项制度和机关效能建设工作。一是认真落实四项制度。推进行政问责办法和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四项制度,是加快法治政府、责任政府、廉洁政府、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加快和提高政府系统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及时成立了机构,制订出台了《楚雄市林业局落实四项制度的规定》,并做成铜板纸印刷品100份,发到各办公室和林场,粘贴上墙。二是切实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全市林业系统以服务基层、执政为民、促进发展为出发点,以勤政廉政、提高效率为主要内容,改善机关运行机制,实现了广大干部职工在履行职责和改革创新上有新的突破,在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上有新的改进。我局成立了机关效能领导小组,制定了“楚雄市林业局关于进一步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的规定”,领导小组采取了定期不定期对机关工作纪律,上下班情况进行督查,机关效能建设得到了提升,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同时,严格执行工作目标考核制度,将目标任务分解到各职能科室、直属单位,对每一项工作都明确了完成时间、标准、责任人等,增强责任意识,确保责任到位和工作落实,有效地促进了全市林业系统效能建设的开展。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