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继续推进乡镇企业的改革与发展
办事处乡镇企业目前共有3361家,其中处办集体企业1家,改制企业9家,村(社)办企业8家,私营企业56家,个体工商户3296个,乡镇企业从业人员9855人,现有固定资产达4625万元。全处乡镇企业1—10月份经济考核指标完成情况为:实交税金3193万元,完成计划的85.5%;增加值14981万元,完成计划的85.5%;工业增加值2042万元,完成计划的2357万元的86.6%;农产品加工业销售产值1090万元,完成计划的100.9%;职业技能鉴定人数30人,完成年计划。
(三)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1、粮食生产开局良好。完成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0710亩,比去年增3110亩,比计划增2710亩;粮食产量6431吨,比去年增943吨,比计划增943吨;冬季农业开发完成12680亩,比去年增1080亩,其中完成冬早蔬菜面积种植6500亩,比去年增500亩,完成年计划。
2、“四个万”支柱产业建设步伐加快。围绕“万亩无公害蔬菜”、“万亩葫芦梨”、“万亩竹林”发展目标,大力发展蔬菜产业、葫芦梨产业两个支柱产业,引进无公害蔬菜新品种56个,在西山种植蔬菜16800亩,预计总产量32050吨,经济收入达1613.68万元;种植葫芦梨10000 亩,预计总产量达5000 吨;种植竹子4700 亩,甘蔗3420亩。同时抓好万亩无公害葫芦梨产业开发,引导社会资金进行鲜食和加工两个产品的合作开发,目前合作意向和合作方式正在商酌之中;努力培植农业公司+农户+基地的生产经营模式,充分发挥西山果蔬协会的作用,到昆明呈贡旭龙公司、龙田公司进行考察,与两家公司达成长期交流、合作预向,并就蜜本南瓜的收购达成口头协议。“万户商”的扶持现达3296户,扶持葫芦梨加工户4户,年加工葫芦梨50余吨。
3、建立西山蔬菜科技种植示范基地。西山蔬菜总面积16800亩,占西山3个村委会总耕地面积的40%,总产近25000吨,是我市重要的夏秋蔬菜基地。农户来自蔬菜的收入占全年经济总收入的50%,蔬菜种植已成为西山地区农户增收的重要渠道。20xx年,该片区获省农业厅颁发“无公害果蔬生产基地”环境认定书;20xx年和20xx年,基地内5000亩蜜本南瓜和5000亩葫芦梨分获国家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质量认证书,成为我市首家“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今年,办事处以财政扶持引导、农户投入为主,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不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在西山片区的三台铺、田房和崩打自然村建立了500亩连片“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种植示范样板(蔬菜品种主要以番茄、辣椒、甜椒、甘蓝、大白菜为主),大力推广“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为调动农户积极性,一是投入资金4万元,对参种农户给予每亩80元的良种、农药、农膜等农用物资补助。二是深入西山片区开展科技培训,农科站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手把手地向农户传授种植管理技术,目前已开展各类培训11期,487人次,引进蔬菜新品种11个,同时定期到“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检查农户使用化肥、农药的情况,禁止农户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严格控制使用硝态氮肥。三是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生产水窖等的建设。500亩连片“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的建成一是为“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的应用提供现场示范;二是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推动面上14000亩蔬菜规范化种植;三是加快蔬菜新品种与新技术大面积的推广应用时间,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特别是崩打片区种植的番茄新品种金刚,品质优良,口感极佳,在市场比同类番茄每公斤批发价提升0.2—0.3元);四是其形成的规模效应为定单农业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4、新品种引进和农业技术培训成效显著。今年共推广农产品良种18个。完善乡土人才档案,储备种植能手等实用乡土人才337人。同时加强对农业技术培训,累计各类农业技术培训43 期,4433人次。
5、畜牧业发展步伐加快。①做好全处范围内动物疫病防治和检疫工作。注射猪瘟伤寒疫苗13400头,牛口蹄疫苗8600头,注射禽流感疫苗鸡126000只,蓝耳病疫苗9600头,狂犬病疫苗2680只。②加强市场管理工作。完成产地检疫猪3870头,对发现的86头病猪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③大力发展养殖业。采取贴息贷款的方式,共扶持养殖户56户,争取发放贴息贷款650万元,贴息51.48万元。④完成肥猪出栏13544头,完成市下达指标的100.3%;肉牛出栏1165头,完成年计划的100.9%,肉羊出栏1165只,完成年计划的72.8%,肉类总产量1656.29吨,完成年计划的103.5%,羊奶总产量98吨,完成年计划。⑤落实畜牧优补政策。发放能繁母猪补助309头,15450元,统计上报母猪保险250头。⑥着力培育各类社会组织。3月份引进**市兴农养殖专业合作社落户我处,率先于全市首家成立专业合作社。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