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注重廉政文化建设深化。持续开展廉政文化“六进”活动,重点在教育系统全面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制定了《鼓楼区教育系统20xx年“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福建日报》以“直笔方能写正言、清廉才能谈人生”为题对鼓一小“寓廉于教”创新实践活动进行了专题报道,并以点
带面在全区中小学掀起了校园廉政文化的宣传教育,涌现了茶园山小学等一批“廉政文化进校园”新典型。扎实推进廉政文化进社区、经合社活动。水部经合社结合实施“五要”工程,丰富了党风廉政建设内涵。全区各社区、经合社通过设立廉政广告牌匾、廉政宣传栏、在社区图书室中设置廉政图书架(角)等多种形式,加强廉政文化宣传,取得良好成效。如于山社区新建24米长的廉政文化长廊,组织居民自编廉政教材在福州话攀讲馆于山廉政聊吧开展讲学活动,扩大廉政教育宣传影响面。
三、加强制度建设,扎实推进源头防范工作
今年来,区纪委把制度建设作为源头防范的基础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召开了专题会议进行研究,进一步明确制度建设重点,切实抓好“三个方面”工作:
1、重视已出台的反腐倡廉制度梳理修订。成立了以纪委副书记为组长,区直相关部门纪检组长为成员的制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关于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工作方案》,由纪委各分管常委牵头,组织人员对以来中央、省、市对于领导干部个人禁止性的法规制度和对于单位部门规范性的法规制度,以及鼓楼区出台的反腐倡廉文件进行收集、整理、分类。目前,已完成制度的收集整理工作,督促全区各部门针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修改或制定新制度的意见。区直各有关单位正加快制度修订、完善工作,其中,区财政局正对公务卡制度进行修改完善,区建设局正着手制定预选承包商制度以规范拆房队伍管理,水部街道正对房产统一招租制度进行归纳总结。下一步,我们将对修订完善后的制度进行汇编,然后印发给全区各级领导干部和有关人员学习、贯彻、执行,增强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的制度意识。
2、重视纪检监察机关建设有关制度制订。今年,结合学习贯彻落实中纪委《关于加强地方县级纪检监察机关建设的若干意见》(中纪发〔〕9号)和转发中纪委等五部委《若干意见》(闽纪发〔〕13号)等文件的精神,制定了《中共福州市鼓楼区纪委委员述职述廉制度(试行)》、《中共福州市鼓楼区纪委常委会向纪委委员通报情况及与纪委委员沟通联系制度(试行)》、《鼓楼区纪检监察机关干部资格准入制度(试行)》、《鼓楼区纪检监察干部交流轮岗试行办法》等多项制度,在省、市纪委来我区检查贯彻落实中纪发〔〕9号、10号和闽纪发〔〕13号文件执行情况中,得到了较好评价。
3、重视对各单位部门执行制度情况检查。要求各单位严格贯彻执行制度规定,组织对各单位部门执行制度情况进行检查。每季度我们都确定若干制度,对单位部门执行情况进行抽查,已经形成长效的作法。今年以来,共对26个单位执行《鼓楼区社区资金、资产等管理若干规定》、《鼓楼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房产管理暂行办法》等制度情况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四、加强对权力运行监督,努力提高监督实效
紧紧围绕权力运行这个关键环节,开展专项监督。今年重点从“三个方面入手”:
1、从财政资金运行方面入手。督促区财政部门继续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在区直各单位全部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的基础上,今年又把延安、杨桥等5所中小学校纳入国库集中支付试点范畴;完善公务卡结算模式,公务卡使用范围扩大到汽油费、差旅费及会议支出等,并向街镇逐步推广,全区累计办理公务卡230张,进一步规范了街镇部门的公务支出。加强政府采购监督,对代理机构在抽取评标专家、开标和评标三个阶段实行全过程监督,共参与了政府公开采购监督75次,采购金额6311.71万元,节约952.82万元,节约率达15.10%。强化财政投资评审监督职能,充分发挥区评审中心作用,对财政性投资项目资金进行评审。截止10月底,共完成评审任务372项,评审金额23240万元,核减2271万元,平均核减率为9.77%,为财政投资节省了大量资金。
2、从公有房产管理方面入手。对全区878处公有房产进行全面检查,健全资产档案,并对22个存在招租未评估、租期过长、租赁随意和押金未入账等不规范行为的单位进行通报,督促其认真落实政策,及时进行整改;新受理13家单位31项单位公有房产出租审批,进一步规范公有房产租赁行为,提高了公有资产运营效率。初步估计租金收入可提高25%。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