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长期珠心算学习的不足。
①没有必要大面积的培养计算神童
珠心算作为一种计算方法具有其它算法不同的特点:易学、易迁移,难练、难巩固。“易学”指直观、形象,一学就会(包括学前儿童),“易迁移”指只需会20以内加减法,便可以很快正迁移到百以内、万以内甚至亿以内的加减计算。“难练”指珠心算的技巧形成中,不论是任一指法训练,还是珠心算的扩位,都要通过何止千遍、万遍形成的,这种枯燥的拨珠仅仅是一种简单的重复,儿童久练是有厌倦情绪的。“难巩固”指珠心算技能形成以后,如果不勤加练习,计算能力是会退化的,也就是说:要保持较高珠心算水平,必须坚持练习珠算。如以下六位同学均在学习珠心算时平均每天2个小时以上的训练量,珠算水平达全国珠算等级鉴定最高级能手一级,并多次在重庆市以及在全国比赛中获奖,2000年8月调查其计算保持能力情况如下:
现年龄
停练时间
乘算最高水平
现水平
郑莉莉
16
4年
听心算4位乘5位
乘心算3位乘3位
陈宏
16
4年
听心算4位乘5位
乘心算2位乘3位
蒋俊
16
4年
听心算4位乘5位
乘心算2位乘3位
许金强
16
4年
听心算4位乘5位
乘心算2位乘3位
唐浩
14
2年
听心算4位乘5位
乘心算3位乘3位
祝浩
12
2年
听心算4位乘5位
乘心算2位乘2位
这里可以看出,他们经5、6年的练习停止练习2-4年后,仍不能保持较快、较准的心算3位乘3位以上。而象他们这样经珠心算训练达到这种高水平的是少数,训练初往往有10-20人参加,由于较枯燥的训练,以及需长期的持之以恒,最后能留下的只有约20.其余80则只是花较多的时间达到较好的水平(由于珠心算难保持,故未到阙值的学生训练水平保持效率是很低的),经调查四年级以上学生两、三位计算76.6是逐位用竖式计算,而非心算写得数。
20xx年5月对采用心算的情况的调查
年级
人数
20以内
2位数
3位数
四
46
31
10
5
五
52
41
9
2
六
56
46
8
2
从调查可以看出,一般计算教学20以内的加减法是重点,也是“三算”和珠心算重点,这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三算”计算重点仍是突破20以内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花大量时间训练大面积学生的高难度计算能力,肯定是弊大于利。
②、长期珠心算学习对创新能力发展的影响
1998年,教育部科技司、团中央学校部、中国科普研究所联合对全国31个省市11800名大中学校青少年创造能力培养进行调查后发现:1、具有初步创造力的三项特征是“探究能力”“有与新事物相关的想象力”“有收集信息的能力”;2、具有初步创造性人格的四项特征是“自信心强”“有强烈的好奇心”“能够置疑”“意志坚强”;3、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四种主要障碍是“过于严谨”“思维定势”“从众心理”“信息饱和”。调查结果分析,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的“思维定势”和“对权威的服从”日益增强,而观察和想象能力却日益削弱。
珠心算的学习对“探究能力”“有与新事物相关的想象力”“有收集信息的能力”的形成没有特别的作用,相反进行2年珠心算以后,对其“探究能力”有负面影响,也就是说珠心算的学习对初步的创造力并无好处;2、珠心算的学习对“自信心强”“意志坚强”有较好作用,对“有强烈的好奇心”“能够置疑”也有负面影响,这是珠心算的算法客观决定了的,就是说珠心算的学习对初步的创造人格培养是有好也有差;3、珠心算的学习对“过于严谨”“思维定势”“从众心理”“信息饱和”有明显的负面影响。计算要求按一定“思维定势”(算法)“过于严谨”的计算,全部学生都一个算法,使多数学生有“从众心理”,不去主动探求新方法、好方法,“信息饱和”也体现出来了。
从上面可以看出珠心算的长期学习对创新能力发展是有影响的。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室卢江在《面向21世纪的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与发展》一文中说:笔算教学是传统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传统教学中最为表现出机械训练的领域之一。在数学教育改革的今天,各国都反对过份的训练、繁杂的题目、过高的熟练要求,是不足为奇的。但是,反对过份的笔算并不是不要笔算。笔算,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最基础的知识和技能之一,还是要让学生理解、掌握。只是要适当,把教学的重点放在理解算理上。因此,各国在反对过份、繁杂的笔算的同时,又强调了理解算理和灵活选择计算方法。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