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素质教育”的提法在教育界、在社会上颇为流行,但对于什么是“素质”、什么是“素质教育”,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颇不相同的解释:有的人将“素质”理解为个人先天所具有的禀赋,有的人则将素质解释为后天获得的某种品质或才能;有的人将“素质教育”理解为与应试教育相对的、没有考试的教育,有的人则将之理解为全面提高国民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劳动技能、能力等诸方面素质的基础教育。①
社会上不少人士,特别是家长,对于这一并不十分准确、科学的提法,各取所需,一般而言,对于科学知识、身体等方面的素质比较重视,而对于其他方面则容易忽视。下面结合在自己在教育工作中遇到的一些现象,谈谈自己的几点思考。
素质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提高素质的教育,大而言之,就是提高国民素质或民族素质,小而言之,就是提高学生素质。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说,是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为实现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使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人的素质一般包括自然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三大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劳动、学会健心和学会创造。而教学生学会做人则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中国文化长期以来形成的优秀传统,也是我国现行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
做人是一种通俗的说法,它指的是一个健全人必备的基本素质,它是思想品德、道德规范、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各种非智力因素如情感、意志、毅力等方面的总和。它的核心内涵是人格或心理素质。而“德育实力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无益也。”②
一、道德是做人的根本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③有作为的教育家大都十分重视德育,将之视为国家民族强盛的关键。严复的“三民说”,粱启超的“新民说”,孪大钊的“民彝”思想,大都属于此类。④陶行知在育才学校三周年纪念会上,对学生提出了“每天四问”的要求,其中之一是“‘自己的道德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么问?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否则,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所以我在不久前就提出‘人格防’来,要我们大家建筑人格长城。建筑人格长城的基础就是道德。”⑤
二、爱国是做人的起码要求和责任
爱国,对于每个人来说,是起码要求和责任。我国素有优良的爱国主义传统,历史上留下的许多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典范,是我们今天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素材,而数千年的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瑰宝,更是丰富的教育资源。今天的青少年,如果只能津津乐道于耐克、皮尔·卡丹,而不知道四大发明,那真是我们民族的不幸和悲哀,更是我们教育的失败和罪过。教育工作者有责任让学生既知道世界的过去和现在,更要知道中国的过去和现在,帮助他们真正做到立足中国,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爱国主义教育应当是每个人、每个学校、每个学科共同的教育任务,不能仅仅停留在文字表面上,而应当付诸和外化于实际的行动中。惟有拥有爱国主义教育催发出来的民族精神,我们的青少年一代才能拥有挺立脊粱的民族豪气,肩负起民族未来的重任,以及为祖国效力的恒远力量。
三、拥有公民意识是做人的基本水准
做一个好公民,首先是遵纪守法,通过学习公民的权利义务,增强法制观念;另外要有社会责任感。如果没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整个社会就很难有凝聚力,无论是经济建设还是社会发展都会遇到严重障碍;还要忠于职守。然而,在许多场合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不少不如人意的现象,如污言秽语、随地吐痰、乱扔垃圾、恶拳相向、冷眼相对、毁坏公物、不讲秩序、低级趣味等。这些都说明公民意识水平的的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两种体制的转换的过程中,社会思潮中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商品经济条件下某些腐朽思想、庸俗风气的侵蚀,都是重要原因。
四、同情和宽容是构成做人的高尚内容
古人说:与人方便,与己方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不涉及大是大非的情况下,同情和宽容是最为人所称道的品质。人生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挫折和打击,总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尽人意。身处一定的困境,若能得到他人的同情、关怀、支持与鼓励,或许能够获取战胜困境。重获生活信心的勇气和精神力量。然而,今天不少家庭教育中的“溺爱”行为,催化和培养了不少骄扬跋扈、自以为是、自私、偏狭、惟我独尊、为所欲为的“小太阳”。自私将导致缺乏同情心,没有关心他人的意识和行为;偏狭必然产生宽容心的欠缺和集体主义精神的淡薄。本来手拉手活动是一项培养都市青少年爱心的有益活动,也是教会青少年学会做人的一项实际行动。但是,在一些手拉手活动中,我们辛酸而又困惑地看到:一只稚嫩的带着些许势利、自私乃至俯视姿态的手,极不情愿地拉着另一只纯真、质朴、温良以及渴望与希求的小手,其情景是那样的勉强、别扭,那样的不自然、不和谐。在1998年给灾区人民献爱心的活动中,有些青少年的家庭情况很好,可他们宁愿花钱去买高档零食,也不愿为灾区出一份力。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教育教学,教育教学论文,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总结报告 -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