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这项重点工程早日完工,海螺公司在项目经费极其紧张的情况下,如期支付了承诺的投资额度资金,又挤出200万元给区政府作政策处理经费,并提供一辆专车供政策处理组之用,保证相关工作人员及时奔赴现场,以最快速度处理各项事务。海螺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多次亲赴一线,了解施工情况,慰问工作人员,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同时,协调公司内有关部门全力做好工程建设配套服务工作,全力支持110KV送电线路工程早日建成。此外,还派出了多年从事电力建设与管理的工程部主任顾桂鸿和具有丰富群众工作经验的韦国祥参与政策处理组工作。可以说,在支持110KV送电线路工程建设上,海螺公司做到了不计成本、不惜代价、不遗余力。
早在海螺公司实地采访时,记者就听说派出支援送电线路工程的几位同志很少在公司看到他们、也没有休息的概念。记者经过这几天的实地采访,真切地体会到他们是怎样超负荷地工作着:不分白天黑夜、不问酷暑暴雨、不谈星期假日,施工现场的需要就是作战的命令,从工程开工到现在都没有消停过一天!负责专车驾驶的司机杨其荣,父亲垂危在病床,却不能经常侍候在旁。常常凌晨3、4点钟被叫起,夜里11点多钟才回去。区政策处理组的同志自知这么做有点不近人情,但工程紧逼不得不如此;而杨师傅则以工作为重、大局为重,对此表示理解。
杨师傅的工作作风,正是海螺人的传统。记者采访顾桂鸿主任时,见他不停地抓挠臂膀,忍不住问他有什么问题。旁边的同志解释说,这是阳光性皮炎———“职业病”,他整个一夏天都在毒日下奔跑,不生这毛病才怪哩。工程一天不完工,甭想治好这皮炎,涂啥都不管用。顾主任摆摆手,不让他们继续说下去,平静地告诉记者:我是盐城人,我也是海螺人。海螺在盐城的投资成功了,是海螺的成功,是盐城的成功,也是我的追求,我们要努力推动工程尽早上马,尽快投产,快速见效,为地方经济作出更大的贡献。一番朴实的话语,使记者不由得对面前这位建设者平添几分敬意。尤其令人感动的是老同志韦国祥。他今年53岁,身患“三高”等疾病,从派到工程开展工作那一天起,每天骑摩托车沿施工线路巡视两周,收集施工信息,掌握群众动向,统计施工进度,提供决策依据。由于绝大多数塔基都在乡间田野,施工现场基本没有什么便道,大都是只有尺把宽的土圩子,一天下来,老同志光步行就要走十几里;一场雨下来,他就要数天在泥泞的田埂上跋涉。为了不耽误巡线时间,他常常自带干粮上路,有时就在农户家简单将就……
在项目施工的现场,很想多找几个典型来采访报道,但记者却很难选择:在110KV送电线路工程施工现场的建设者,谈起来个个都可以是典型,比起来个个又不算典型。展示在我们面前的,是支持经济建设的奋斗者群像,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在各自岗位上尽着自己的力,作出最大的贡献。这些指向一处的各股力量,形成了强大的推动合力,创造出了速度奇迹、效率奇迹。据介绍,110KV送电线路工程的实施,将从根本上解决___经济开发区能源问题。在记者看来,该工程建设者也是一种“能源”,这种能量巨大、资源充足的推动力,将创造着企业的辉煌,创造着___经济腾飞的明天。
———谨向奋斗在___经济开发区110KV送电线路工程的建设者们致敬!
《经济开发区110KV送电线路工程实施纪实》来源于文秘公文网网,欢迎阅读经济开发区110KV送电线路工程实施纪实。
Tag:感想随笔,感想随笔,工作感想,总结报告 - 感想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