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抢抓发展机遇,推动各项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今年,国际国内的发展环境有所改善,国内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进一步巩固。经济形势的变化必然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另外,省获批准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对高等教育必将产生深刻的影响。我们要切实增强危机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在统一思想中继续解放思想,在解放思想中不断更新观念,抢抓机遇,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勇于突破。深入研究将要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全面完成学校“十一五”发展目标,认真谋划制定学校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注重发展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优化学科建设,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产学研医协调发展。主动在全国医学教育的发展大格局中争先进位,推动学校办学事业迈上新的台阶。
(二)狠抓贯彻落实,健全促进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
科学发展永无止境,我们要不断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和水平。深化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识,着力抓好成果运用和转化。去年我们在各个方面制定了很多好的规章制度。规章制度能否发挥作用,关键在于加强执行力,在工作中抓好落实。要继续把学习实践活动以及工作实践中创造的有效做法制度化、长效化,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政策导向、舆论导向和用人导向;把科学发展观内化为学校的办学观,扎实推进依法治校、民主治校、科学治校,促进学校科学发展。
(三)不断改革创新,提高工作效能和管理服务水平
管理是一门严谨的科学。规范管理出效益、出水平、出成果、出形象。同样的投入、同样的条件,能不能产生最大的效益,主要看管理。要通过科学管理的改革创新,加强效能建设。按照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要求,继续推进学习型机关、学习型支部、学习型团队建设,努力形成学习研究的氛围,增强学校发展活力和创造力。要大力倡导学习钻研现代管理知识和岗位业务知识,加强调查研究,激发创造活力,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力度。要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改进文风、会风,精简会议、文件,清理并严格控制评比、评奖、评估和考核等活动,强化责任制和问责制,努力提高管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四)坚持以人为本,积极营造团结和谐、干事创业的发展环境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稳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要让全体师生医护员工共享学校改革发展的成果。要始终坚持依靠教职工办学的方针,发挥全体教职医护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重视关心并积极解决教职工的实际困难,满怀热情地做好大学生的服务管理工作和毕业生就业工作,进一步推进“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建设,为广大师生医护员工营造团结、文明、和谐、宽松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为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医科大学增加动力,提供保障。
三、主要任务
(一)坚持内涵发展为主,不断提高办学水平与质量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战略性转变。开展“教育思想观念转变活动月”活动,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落实“教学质量工程”,加强专业、课程和团队等建设,积极申报国家、省特色专业和人才培养改革试验示范区,力争再建成1-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5门省级精品课程,10门校级精品课程。实施专业大类招生、拓宽专业口径、后期分流培养,积极推进教学内容、课程和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开展学年学分制改革试点,积极稳妥地开展第二专业学位和双学位试点工作。改革学业评价制度,逐步形成发展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标准分制等结合的学业评价体系。加大临床、基础相结合的课程整合力度,大力推进临床学院制改革和临床学院内涵建设。在现有临床医学七年制的基础上,逐步打通“五七互通”、“本硕博互通”、“国内外互通”的教育渠道,创办具有特色的精品教育班。召开以加强教研室建设为主题的第十二次教学工作研讨会,推进教学管理重心下移。办好第四期临床实践教学技能规范化培训班。加强考试管理,严肃考风考纪。推进临床医学院建设。加快继续教育发展。
加大学科学位点建设,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强特色重点学科和一级学科博士点建设。瞄准教育部“特色重点学科建设”启动项目,积极争创“国家行业特色学校”。以国家重点学科建设和省级重点学科建设为契机,打造特色学科群。要继续加强基础学科建设,增强新建学科、弱势学科的自我发展能力和竞争力,推动学科之间的协调合作和平衡发展。整合资源,积极做好药理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申报国家重点学科的前期工作,力争新增一级学科博士点1~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4个以上。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工作报告,工作报告范文,工作报告格式,总结报告 - 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