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文化塑区,打造徽文化品牌。徽文化遗产是我们祖先共同创造的财富,徽文化的研究已是一门非常热门的课题。作为古老的徽州的一部分、唯一的“徽州”域名传承地,我们的研究显然不能落后。一是建议成立徽学研究会。安排选调专业和业余骨干人员,组成专门队伍,进行专题研究、宣传、策划和包装,既有利于加强与外地研究机构的联系,吸收各地徽文化研究成果,又可研究、提炼徽州区徽文化中最本质、最精华的内容,打造我区文化的品牌。二是制定发展规划。结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制定我区文化发展方向,将文化品牌融入各项事业、各个领域之中,提升我区的文化品位。三是拓展徽文化研究领域。进一步挖掘有形的和非物质类的文化遗产,对我区境内徽文化进行全面的研究,丰富我区徽文化宝库并逐步开发利用。对开发潜力重大的项目,可以通过编制项目,吸引确有经济实力的外资共同参与开发。四是营造氛围。通过各种途径广泛宣传我区文化品牌,营造徽文化氛围,激发区内外徽籍人士的自豪感,达到凝聚人心,增强信心的目的。建议在徽州区与歙县、屯溪、黄山区的交界处及各景区设立大幅宣传标牌,树立我区的形象。五是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徽州区志》编纂成书、新四军军部旧址、休闲养生、申报世界遗产、民俗民风、文峰塔的保护等方面工作力度。六是城市建设要有文化特征。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城市建设拟以“精巧、雅致、生态、徽韵”为宜,突出徽派建筑特色。充分利用公园、广场、雕塑、历史名人走廊、公益广告宣传标牌等宣传展示徽州文化。
3、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以旅游反哺文化。旅游开发是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途径。一是成立权威性的文化和旅游领导协调组织,或恢复旅游经济突破领导组。旅游局要充实调整力量,提高其协调和管理能力。二是整合线路。根据中共黄山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若干意见》精神,以乡村旅游为重点,科学选择一批(10个左右为宜)乡村旅游景点,结合新农村建设和文明创建,集中财力,大手笔、大气度,精心打造我区乡村旅游品牌,融入黄山市乡村旅游圈;要充分挖掘利用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和优美的自然风光,把蜀源、呈坎、潜口、唐模、东山、灵山、西溪南、龙山湖等地精心整合,串点成线,串珠成链,形成团队力量,推动“名山秀水”和“休闲度假”游,更多地带来吃、住、行、游、购、娱等消费。三是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呈坎、潜口、西溪南、蜀源、坑上、唐模、东山、龙山湖有一定的基础,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挖掘文化内涵,争取早日高质量对外开放,接待游客;灵山、洪坑等村历史文化厚重,拟作为下步乡村旅游点进行开发,逐步使乡村旅游在全区推广,形成规模。四是整体促销。以潜口、呈坎为龙头,加强区内旅游景点的整合,形成相互联系的整体;要加强与歙县、绩溪等县的联合,形成黄山市东线旅游板块。五是各景点要认真思考,精心策划,确定一个主题形象,一句推介口号,一篇导游词,一支优秀的导游队伍,一张宣传光盘,一本宣传介绍书刊。对名村、名景、名产要注重品牌建设,形成各自特色,防止千景一面、千村一调。要挖掘各自文化历史背景,以丰富景点的文化内涵,提升景区文化品位,避免出现“一流资源,二流开发,三流服务”的现象。
4、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夯实文化发展基础。徽州区文体中心的建设,要高标准、高起点,要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建议在“中心”内开辟综合文化展览区,展示徽州区历史沿革、名人轶事、各类徽文化的发展及其影响、历史事件及其典故、重大民俗活动、传统用具、书画展览等,以达到宣传展示的目的。要加强区文化馆、图书馆、档案馆的建设和全区文化事业的投入,吸引专业人才,增加必备的图书,充分发挥其在全区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要充实乡镇文化站人员,可以参照兄弟区县做法,设立文广站,实行文化、广电一套人马,同时增添必要的设备,以充实和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开展基层文化工作。要根据新农村建设的特点,有重点分批次地建设一些乡村文化设施,如文化室、球场、活动室等。要挖掘徽文化中有积极意义的素材,精心编排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区文联组织要加快调整换届,充分发挥其各协会在全区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5、发展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事业全面发展。一是根据“扶优扶强”的原则,对“竹艺轩”、呈坎“黄山市徽派雕刻研究所”、“徽派盆景”、“徽墨”等产业进行重点扶持和引导,使他们扩大生产规模,带动全区文化产业的发展;二是结合旅游业的发展,开发旅游产品,促进传统文化、传统工艺的深入开发和研究,如新安画派、新安医学、保健养生、灵山竹编、传统小吃、徽州茶文化、传统用具等,使我区的文化产业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三是加强文化进村活动,结合“三下乡”活动,经常化、制度化地给农村输送优秀的精神文化食粮。
古老灿烂的徽州文化,曾经铸就了古徽州引领风骚数百年的辉煌历史,时至今日,她仍然是我们促进和谐,加快发展的丰富资源。文化无处不在,文化的力量无所不在,她已经深深熔铸一个地方民众的血脉之中,形成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让文化的优势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达到文化与经济的良好互动。为进一步弘扬先进文化、构建和谐徽州做出应有的贡献。
Tag:工作报告,工作报告范文,工作报告格式,总结报告 - 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