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纶纤维具有优越的高弹性和弹性恢复率,弹性伸长率高达400~800%,当伸长率为500%时,仍有大于95%的弹性恢复率,这是其它纤维所无法比拟的。氨纶已广泛应用于各类弹性织物,如运动装、时装及其它弹力薄型织物等,是发展高档弹性纺织品不可缺少的特殊纤维,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
近期以来,随着应用领域的扩大,人们对氨纶纤维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对弹性要求外,还根据不同的用途,对氨纶纤维提出了诸如耐氯性、耐高温性、抗氧化性等不同要求,因此,差别化氨纶纤维应运而生,以满足各类纺织品的特殊需要。目前,国内的差别化氨纶纤维年需用量约15万吨以上,国内年产量约为10万吨,年需进口约5万吨。因此,尽快发展差别化、多功能氨纶纤维以满足国内外扩大的需求是十分必要的,并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xx股份有限公司粘胶纤维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面对新的发展契机,公司不断追踪国内外发展趋势及国际新技术、新产品,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分别于20xx年9月和20xx年11月建成了年产6000吨差别化氨纶纤维项目的一期工程和二期工程,形成了差别化氨纶纤维年产6000吨的生产能力。生产品种主要是20d、40d、70d及140d~560d的差别化氨纶纤维。投产后,由于采用了连续聚合生产工艺,产品的各项性能具有较强的优势,成为仅有的能适应经编需要的几个品牌之一,因而,产品的市场价格明显高于不能适应经编需要的产品。为了充分利用氨纶项目建设和生产管理的优势,进一步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形成规模优势,公司决定建设年产1.2万吨连续聚合差别化氨纶纤维项目。
本项目引进国外关键工艺主机设备,采用的连续聚合、干法纺丝生产工艺是当今世界上先进成熟的工艺技术,其生产规模也有利于改变目前国内氨纶生产普遍偏小的局面,其产品品种符合市场需求并可随市场变化不断改变,从技术上看也是完全可行的。
公司地处中原,交通方便,具有区域优势。企业经济效益较好,生产技术及管理能力强,具有较丰富的建设经验。
(二)项目建设概况
1、建设规模
氨纶企业的建设规模是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效益的逐步发展而确定的,国外氨纶企业规模过去一般为500~2000t,少数达3000t或以上。自本世纪以来,由于技术进步,质量与利润也在增长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现在建设规模一般6000t/a以上。
我国氨纶生产起步较晚,20xx年以前,生产厂家规模小、成本高、技术含量偏低。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大多数工厂的生产规模都有较大提高,我国最大的氨纶生产厂烟台氨纶股份有限公司现产能已达到20500t/a,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公司拟建设的连续聚合差别化氨纶纤维项目,其建设规模为年产12000吨差别化氨纶纤维。
2、产品方案
20d有光丝或半透明 4000吨/年
40d有光丝或半透明 6000吨/年
140d~560d有光丝或消光丝 2000吨/年
以上品种20d、40d、140d~560d均能作经编、纬编,筒子之间的打卷张力误差范围不超过3%,筒子之间的伸长变异系数不超过8%。
根据选用的先进技术与装备,宜生产有竞争能力的差别化、功能化纤维,适应高档纺织品的要求,以此提高产品附加值,适应市场发展要求。
本项目通过工艺调整、改变添加剂和工艺参数,生产线尽可能柔性化,即可生产普通氨纶又能生产细旦、超细旦和粗旦以及其它具有抗菌、耐氯、远红外、吸湿排汗等特殊性能的差别化氨纶纤维。(耐氯氨纶纤维是指在有效氯浓度30ppm的氯水中侵泡6小时后强度保持率在90%以上的纤维,普通氨纶纤维在50%以下。)
(四)产品市场分析
1、国内外氨纶生产情况
由于氨纶作为六十年代发展起来的纤维新品种,具有优异的性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世界各国生产装置的建设发展非常迅速。据初步统计,20xx年全球年产量约41万吨,其中中国、韩国及美国产量约占世界产量的80%左右。
在目前全球5大氨纶生产地中,美国和日本发展最早,韩国主要兴起于90年代中后期,是目前第二大氨纶生产国,欧洲发展也较早,我国大陆氨纶纤维发展较晚,但是目前总产能及市场需求已跃居全球第一。
美国氨纶生产企业主要有杜邦(dupont)、拜耳(bayer)和兰蒂奇(radicispandexcorp.)三家公司,工艺路线不同,杜邦、拜耳采用干法纺丝,兰蒂奇采用化学法纺丝。美国的氨纶消费量约占世界的四分之一。
欧洲氨纶市场约占世界氨纶市场的五分之一,主要生产国有德国、英国、荷兰、意大利,产品主销欧共体市场。
Tag:工作报告,工作报告范文,工作报告格式,总结报告 - 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