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园区企业根植性不强。根植性不仅是地理上的靠近,更重要的是企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本地联系,它表明企业的经济行为已 www.xxk123.com (www.xxk123.com)深深嵌入当地社会关系中。根植性是产业地方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形成产业竞争优势的力量源泉。目前,工业园区内的企业大多数是招商引资进来的,与当地原有企业、原有产业及当地资源、市场,还缺乏紧密的有机联系和牢固的共生关系。有些企业根植性不强,没有与当地经济发展形成深度嵌合,在做大做强地方支柱产业方面积极性不高。类似上高旺旺集团利用当地大量农
副产品资源进行深度加工,实现外商增利、农户增收、政府财政增长的三赢企业,全市并不太多。
5、引进企业层次不高。从全市各工业园区看,我市引进的企业大多是以劳动密集型和中低层次技术为主的传统加工型企业,项目整体规模、水平、档次不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普遍较低,不同程度地存在雷同。还有一些企业主要是看中我们的资源,属于高耗能的企业,大企业、名牌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入驻园区数量较少。
三、提升工业园区发展水平的对策
今年,市委、市政府根据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发展态势,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把决战工业园区作为“三大战役”的重头戏来抓,务求经济开发区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和实效。就当前来看,加快我市园区建设与发展,要着力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在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上下功夫。在土地政策偏紧的情况下,企业用地成为工业园区扩大发展的制约因素。可以采取以下对策:一是清理一块。对征而未建、多征少建进行清理,对有土地无项目,或围地不用的企业坚决收回土地使用权。二是集约一块。要把企业的绿化用地控制在30%以下,鼓励企业在现有土地上增量扩股,加大投资密度。苏州、无锡等地工业园区投资密度均在500万元一亩。我市提出省级工业园达到50万元一亩,这种强度有被边缘化的危险。今后,投资强度或密度低于100万元一亩的企业要限制入园,没达到50万元一亩的要限期达标,留下一些土地给大企业入驻。三是鼓励一块。鼓励现有企业和在建企业建设多层厂房。苏州、无锡等地都把建设多层厂房当成节约土地的有效举措,这方面我市亦应制订标准,给予政策扶持。四是把投资密度和经济密度作为考核园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从实际出发,按不同产业确定相应的投资密度和经济密度,避免造成土地资源以及园区投入的浪费,防止先期入园企业占地多、产出低等现象的出现。
二是在提升集约发展水平上下功夫。一个园区要充分体现内涵和功能,体现在它内在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必须以特色的思路培育园区的产业特色,形成产业优势。一是在招商引资中,要注意整合资源,搞好产业招商。一方面加大专业化招商力度,培育产业特色。要进一步加强医药、机械制造、农产品加工等行业的招商引资,有意识、有针对性地搞专业招商会,如樟树市可搞医药招商会,丰城市可搞建材招商会。另一方面,加大产业链招商力度,增强产业竞争力度。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考虑产业的集聚和产业链的延伸,推动外资企业扩大与当地产业的关联度和本土化发展,防止外资企业向比较成本低的地区再转移。二是根据自身特色,发挥自身优势,培育支柱产业。如:樟树市以医药工业为主导;丰城市以建材工业为主导;市本级以机电产业为主导;宜丰、铜鼓、奉新、靖安等地以竹木加工工业为主导;上高、高安、万载等地以农产品工业为主导。从而使每个园区凸显特色,形成主导产业相对集中的特色产业群。三是在园区的产业布局上,打破区域界限,在全市范围内统一调配引资项目。根据行业发展情况、产业发展前景等要素,通过科学论证,制订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对市、县两级工业园区合理布局、准确定位,适当划分功能,培植产业特色,引导、规范同类企业相对集中进园,形成产业优势。坚持谁引资、谁受益的原则,项目入园由市里统一安排,既服从全市一盘棋,又优势互补形成整体合力。
三是在筹措园区建设资金上下功夫。现在园区投入以政府为主体,企业投入以自筹为主体。银行贷款虽年年增加,但银行不愿承担风险,银行嫌贫爱富的抱怨还是不绝于耳。为解决融资难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建园:一是文秘杂烩网招商引资建设工业园区。苏州的工业园基础设施和生活设施投入,用的全部是新加坡的资金,这叫引资入园。二是与商业银行联合投资建园。由银行投资基础设施和生活设施建设,这叫银行建园。三是利用股份制建园。事业单位的富余资金、企业家资金、农民被征用的土地、民间闲散资金等都可入股,共同参与园区建设,这叫股份建园。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和生活设施建设仅靠政府投入是单一思维模式,只有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创新建园思路,园区发展才能一片光明。(
Tag:工作报告,工作报告范文,工作报告格式,总结报告 - 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