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统筹城乡管理资源,构建城乡一体的党员动态管理体系。要加快推进党员教育管理的网络化建设,实现党员教育管理的全覆盖。一是搭建党员教育管理新平台。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党员信息数据库,明确管理权限,动态维护更新,适时分析汇总,为党员流动管理、党建资源联动提供便利条件。二是加强党员“双联双管”。通过组建外出党员党组织,密切流入地和流出地党组织的对接联系,建立健全组织协作关系,探索纵横结合的共管途径,形成城乡党组织与流动党员、流入地与流出地党组织之间的互动机制。三是创新党员管理模式。实行“共产党员户挂牌亮身份+设岗定责+服务承诺”的党员管理新模式,引导农村无职党员亮出身份,认领服务岗位,作出明确承诺,定期进行量化考核,加强对无职党员的教育管理。
3、统筹城乡培训资源,构建城乡一体的科技培训体系。要充分整合各级党校、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劳动力就业培训中心、农技推广中心、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等培训资源,按照对口挂靠培训的方式,多层次、多渠道地为农村党员开展教育培训。在培训内容上,要大力宣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任务;广泛开展普法教育,增强广大农村党员、群众的法制观念;广泛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农村党员和农民群众自觉抵制封建迷信等腐朽思想的影响;广泛开展科技文化教育,加强农业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在培训方式上,要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采取内培与外培相结合,长培与短培相结合,集中培训与经常性培训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统筹城乡要素资源,构建城乡一体的互帮互助体系。完善城乡互帮互助机制,统筹配置城乡资源要素,引导部门、企事业单位共同筹资帮助农村兴办公益事业,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促进部门的公共管理、服务职能向农村延伸。深入开展“城乡互联、结对共建”活动,定期组织城市党组织送技术、送项目、送温暖到农村,帮助村级组织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找准发展路子,选好配强班子,健全工作制度,帮助农民落实创业项目,完善发展措施,加快致富步伐。
5、统筹城乡服务资源,构建城乡一体的便民服务体系。在实现每村有规范适用的办公活动场所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的集聚功能,吸引城市资源向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集中,促进城乡资源优化配置。组织和引导医疗卫生、科技教育、文化体育、信息服务、商业百货等设施在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集中布点,使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真正成为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的党员教育管理中心、文化娱乐活动中心、购物消费中心、科技培训中心和民主议事中心。同时,要推进便民服务网络建设,逐步将行政审批事项、公共建设事项、为民服务事项纳入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服务范畴,构建从上至下的便民服务网络。
6、统筹城乡人才资源,构建城乡一体的人才工作体系。要畅通人才流动渠道,整合以党员干部为主体的各类人才资源,建立与城乡统筹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工作机制,提升广大党员干部引领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积极引导和鼓励城市人才到农村创业,有计划地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农村锻炼,吸引外出务工优秀人才回乡创业,促进各类优秀人才向农村合理流动。要建立城乡互动的村干部选任机制,采取从本地创业大户、农民经纪人、非公企业负责人等各类能人中挑选,从外出务工经商成功人士中回请,从已有项目基础的村干部中培养,多渠道选配“双高双强”(即政治素质高、群众威信高、带头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型村干部。同进,要着眼于解决村干部干有所为、退有所安、老有所养的问题,积极探索建立适合农村基层特点的激励保障机制,在工作上要支持鼓励,在经济上要改善待遇,在政治上要格外关注,在生活上要关心照顾,在精神上要表彰激励,激发村干部搞好工作、干成事业的热情,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Tag:工作报告,工作报告范文,工作报告格式,总结报告 - 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