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顺利完成上述奋斗目标,在未来五年的工作中,我们必须正确把握好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一要坚定不移地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实现既快又好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工作中,既要高度重视经济发展,又要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既要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又要注重经济的结构、质量、效益和后劲;既要重视当前效益,又要重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努力实现城市与农村、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健康发展。二要积极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有机统一起来,更加注重维护社会公平,统筹协调解决好各方面的利益冲突,着力营造和谐、融洽的政企关系、邻里关系、人际关系,提高社会和谐程度;妥善处理好各种矛盾纠纷,理顺社会关系,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有效维护社会稳定,形成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良好社会秩序。三要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强化争先创优意识,着力破除一切制约发展的思想、体制障碍,用创新的思维、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力求有更大的作为。大力弘扬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敢于面对困难和挑战,善于攻坚克难,以咬定青山不放松和不达目标不罢休的劲头,抓好各项任务目标的落实,真正做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四要着力凝聚共促大发展的整体合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致干事业、凝心聚力促发展。要深入群众,关心群众,认真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激发广大群众参与建设XX、发展XX的热情;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完善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机制和“有为就有位”的激励机制,让各级干部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五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我们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要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切实加强党的先进性和执政能力建设,不断赋予党的先进性鲜明的时代特征,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升广大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和干事能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党的基层基础,为XX经济社会实现更快更好发展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三、凝心聚力抓发展,提升全市经济综合实力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是提升全市综合竞争力的前提。要强化不抓发展就是失职、不快发展就是失误的思想,认真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一心一意谋发展、凝心聚力抓发展,推动全市经济不断跨上新台阶。以项目建设为引擎,加快工业经济扩规增效。要把项目建设作为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发展后劲的有效载体,进一步完善项目建设考核激励机制,调动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引资金、上项目的积极性。继续严格落实“四位一体”项目建设责任制,确保在建项目按期竣工、投产达效。抓好城东项目区的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打造良好的项目承接平台。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中部崛起、石家庄市实施“退二进三”战略的机遇,谋划引进一批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对产业优化和财政增收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把发展工业经济放在立市强市的战略地位,围绕壮大“医药、化工、能源、电子机械、食品加工”等五大工业主导产业,引导扶持xx、xx、xx、xxx等优势骨干企业,采取挂靠、强强联合等方式,实施低成本扩张,培育“顶天立地”的行业龙头。积极探索资本经营,扶持具备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借船出海、加快发展。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强化企业自主创新主体意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研发拳头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加大优势产品宣传力度,提高知名度,实现优势产品品牌化。鼓励支持企业加快内部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第一竞争点,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严肃查处吃拿卡要等破坏发展环境的人和事,着力营造高效透明的政务环境、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合理的市场环境、亲商护商的人文环境,以环境优化促经济发展。到20xx年,上缴税金超亿元企业达到1—2家,超千万元企业达到20家,上市企业达到1—3家。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利税年均递增18左右。以“二十字”方针为指导,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把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节水农业和绿色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产业布局调整和品种品质调整,发展壮大“三种两养”五大特色农业生产规模,构筑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的农业经济区,推进特色产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养、标准化管理、集约化经营。加强农业科研和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探索建立农科教与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农技推广服务机制,研发、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引进优良品种,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大力扶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兴建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鼓励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订单、契约等形式,与农户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民增收。引导扶持种养大户、运销大户、龙头企业牵头建立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培育壮大经纪人队伍,不断提高农民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加强对农民的知识技能培训,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向二、三产业转移,提高农民的非农收入。认真总结创建文明生态村的成功经验,完善规划,充实内容,继续加强乡村路、电、水、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向深度和广度拓展。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工作报告,工作报告范文,工作报告格式,总结报告 - 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