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省政府也高度重视名牌工作,省委书记张高丽提出了“着力培植一批支柱产业、一批大型企业集团和一批知名品牌‘三个一批’”的指示精神,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健康发展。近几年,我省通过完善工作机制,明确发展
思路和工作目标,制定采取一系列措施,大力推进名牌战略的实施。特别是20xx年温家宝总理视察我省提出了争创“三个一流”要求,省委、省政府部署开展了“企业学海尔,个人学许振超,创一流工作、创一流品牌、创一流环境”活动,全省上下争创品牌的积极性进一步高涨。目前,全省已有中国名牌产品119个,居全国第3位;我省海尔集团的冰箱、洗衣机已被评为中国世界名牌,居全国第1位,还有544家企业的642个产品被认定为山东名牌产品。实践证明,名牌战略的实施对全省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随着形势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质量和品牌工作亦越来越被社会认识,从一定意义上讲,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是区域经济健康运行的关键指标,品牌是一个企业、一个区域诚信的象征和标志。没有质量,名牌就无从谈起,没有名牌,就没有一个地方企业的知名度和信誉度,没有知名度和信誉度,就难以取得好的经济效益。只有加强质量管理,重视品牌的培育和宣传,才能不断增强企业和产品竞争力,才能实现区域经济快速健康持续发展,温州、青岛经济的发展历史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我们**时风集团、鲁化集团等名牌企业的发展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名牌和品牌,一个是产品竞争概念,一个是品牌竞争概念,名牌是指知名度高的产品,而品牌的内涵和外延要比名牌更深一些,它是商标、名称、包装、历史、声誉、符号、广告以及企业文化的总和。比如海尔,作为一个品牌,既有名牌产品,也有企业文化、管理、商标等等。一个成功企业的品牌,要经过知名度、可信度、美誉度、忠诚度、依赖度等五个发展阶段。这五个阶段的基础在于名牌,如果产品不是被社会、被国家认可的名牌,创建品牌企业也就无从谈起。因此,要把创名牌产品和创品牌企业结合起来。通过创产品名牌,促企业品牌,通过创企业品牌,促区域品牌的建立。因为,从产品名牌到企业品牌再到区域品牌,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过程。山东目前正在加快推进制造业强省建设,省委、省政府提出要打造“山东制造”这个品牌,就是要通过众多名牌产品和品牌企业的创建,形成山东产品整体形象,打造山东经济发展新优势。总之,名牌产品不仅对企业的竞争和长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发展是执政兴国第一要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我们创出中国自己的名牌产品。区域经济的繁荣、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企业的长盛不衰也需创出我们自己的名牌产品。
今天,在座的企业都是**企业中的佼佼者,对于推动**经济的持续健康协调快速发展功不可没。希望大家一定要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视质量为生命,引入科学管理,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争创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世界名牌产品,担负起振兴民族工业、提高我国综合经济实力的重任。
三、抓好名牌工作的几点思考
开展质量兴市活动,实施名牌发展战略是一项重要的政府主导性工程,也是一项重要的民心工程,是政府和企业共同的任务。需要企业主动争创,政府组织推动,各职能部门连动的全社会广泛参与。
(一)企业是争创名牌的主体。质量工作的主体是企业,创建名牌的载体也是企业,开展以实施名牌战略为主要内容的质量兴市活动更要坚持以企业为主体的原则。名牌是市场培育、社会承认的结果,而不是人为评定的产物。因此,广大企业要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开展教育培训,努力提高员工质量意识和名牌意识,苦练内功,把争创名优任务落到实处。一是加强质量管理,夯实技术基础。要围绕经济结构调整,加快技术改造步伐,努力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质量水平。要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推行ISO9000等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不断完善质量保证体系,抓好质量管理、标准化、计量等技术基础工作,推动企业提高产品的设计、工艺、质量、安全、环保水平。二是要加强营销策略研究,加强名牌文化建设,提高诚实守信的社会信誉,提高名牌产品的市场保有期。要在抓好内在质量同时,重视提高名牌产品的外观质量、包装质量和服务质量,把产品搞得更精、更细、更受市场欢迎。三是突出抓好人才开发和技术创新。科技和人才是培育名牌产品、提高质量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牢固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加快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增强自主开发能力,促进科技含量高、产品质量高、市场占有率高的新品迸发涌流。
Tag:工作报告,工作报告范文,工作报告格式,总结报告 - 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