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培训滞后。目前,县级审计队伍的培训及后续教育工作滞后,是造成县级审计队伍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因素。近几年来,上级审计主管部门的业务培训并不多,而且培训的时间短,加之基层审计人员人手少,任务重,几乎没有时间参与业务培训,因此培训的实效性、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太强。此外,对新进审计队伍的班子成员,上级主管部本文来源:
文秘公文网 http://(www.xxk123.com)门并没有统一组织专业培训,导致新进班子成员的业务能力都不强,工作打不开局面。
三、参考建议
针对县级审计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特提出三点建议,供上级审计部门参考:
(一)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促进审计队伍健康发展。一是改变现有的双重管理体制,实行审计机关垂直管理。实行垂直管理,是适应新形势下对国家财政进行有效监督的需要,建议审计署在这方面加大改革力度。这不仅能有效保证地方审计机关的独立性,也有利于全国审计系统加强业务建设,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二是发挥审计主管部门的作用,严把“进人关”。坚持凡进必考的原则,对拟调入审计机关的人员,由上级审计机关组织统一考试,在考试合格的基础上,再由审计机关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用。特别是对一些政策性安置,上级审计部门应为县级审计机关撑腰,严格把关。三是解决编制难题,畅通专业技术人员入口。针对县级审计机关专业技术力量严重不足、而公务员编制需省级人事主管部门审批的现状,恳请审计署从审计事业发展的长远角度考虑,与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国家公务员局协商研究,特事特办,建立审计专业技术人员流入机制,给县级审计机关一定的公务员编制,允许县级审计机关每年面向社会招考审计、计算机、金融、工程预决算、法律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建立合理的人才梯队,促进审计事业可持续发展。
(二)进一步创新激励机制,提高基层审计人员待遇。一是将县级审计机关的经费纳入中央或省级财政,解决基层审计机关的后顾之忧。建议审计署实行“罚没款上收,经费下拨”的办法,将县级审计机关的办公经费及人员工资纳入中央或省级财政管理范畴,减少因地方财政不足对审计机关的影响和制约。二是建立健全审计人员职务晋升机制。建议审计署商中组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国家公务员局,建立一套完善可行的审计系统公务员双重管理办法,特别在审计人员职务晋升上制定具体办法规定,参考学历、工龄、任职年限和考核结果等各方面的因素,对那些从事审计工作时间长、业绩突出的干部解决副主任科员或主任科员待遇,充分调动基层审计人员的积极性。
(三)进一步强化教育培训,提高审计队伍整体素质。一是加大培训力度。建议审计署以省为单位,力争用3—5年时间,对全国审计人员进行轮番培训。特别对于新进班子成员,有针对性地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方式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领导审计、科学审计的能力和水平。二是改进培训方式。延长培训时间,保证专业培训时间至少在两个月以上。充分发挥南京审计学院的教育基地作用,加强对基层审计机关业务骨干和班子成员的培训。审计特派办、审计厅的专家应多到基层审计机关进行现场培训,手把手进行业务指导。有系统地组织开展省级、市级、县级审计机关的经验交流,相互切磋,交流经验,共同提高。三是注重培训效果。进一步注重加强对县级审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重点对计算机应用、基建投资审计、效益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领域进行专业培训,全面提高基层审计人员业务能力。
内容摘要:基层审计队伍建设是审计工作的关键,抓好审计队伍建设是各级党委、政府和审计部门的应尽职责。本文试从审计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入手,粗浅分析产生问题的根原,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审计队伍 建设 问题 对策
xx县位于湖南省南部、永州市北部,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同志的家乡、国家认定的革命老区。全县总面积2538平方公里,辖28个乡镇、6个农林场所、959个村(居委会),总人口102万。
20xx年1月,经组织安排,我由县委办工会主席、县委政研室主任调任县审计局副局长。三年来的工作实践,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双重管理体制下的县级审计机关,审计监督难、审计执法难、审计决定落实难,但最难的还是审计队伍建设。可以这么说,县级审计队伍建设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其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需引起上级审计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并妥善加以解决。
Tag:工作报告,工作报告范文,工作报告格式,总结报告 - 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