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探索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目标,为我们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指明了方向。我市虽属于中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但与西部地区比,我市更具备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条件。我们要借鉴他们好的做法,适应农村城市化、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需要,从长远考虑,积极探索和着手建立适应本市经济发展水平,又具有本地特色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要把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摆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摆在党委、政府的重要议程,作为民生工程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要认清人口老龄化的形势,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从解除农民后顾之忧、顺利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农村、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认识加快建立和推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重要意义,把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各级政府要通过各种方式向农民宣传社会养老保险,使农民能主动接受。
(二)准确把握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总体思路。推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要坚持政府支持、政策吸引、权责一至、关联参保和农民自愿相统一的原则,要顺应农民的要求,在全面落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基础上“做加法”,确保农村老年居民基本生活,适应经济发展水平和群众心理上、物质上的承受能力,按照“低水平、广覆盖”的思路,采取个人缴纳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要从维护农民的长远利益出发,创新激励机制,加强政策扶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参保的积极性,确保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农村生根开花。
(三)把新农保与征地失地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险有机结合起来。学习**县的作法,在加强征地社会保障金征收管理的基础上,对未农转非的,由征地社会保障金再“补进口”和“补出口”;学习**的做法,对农转非的,建立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相互衔接的制度。这与我省的政策指导也吻合。各区县市不要出台新的政策,只要把省里的政策和外地的经验用好,就可以解决好我们面临的征地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操作问题。
(四)建立适合我市实际的统筹城乡的社会养老保险管理模式和工作体系。建议区县按照“整合资源,精简机构,集合职能,提升效能,节约政成本”的原则,将现在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建安企业劳动保险的职能集合,组建正局(科)级的“社会养老保险管理服务局”,而不宜新增设一个农保管理机构。5月22日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中学习时,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城乡、整体设计,分步实施、配套推进......要加强统筹协调和政策衔接,推进各类社会保障制度整合......完善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管理平台。”按照总书记的讲话要求,国务院制定的机关事业单位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办法,把制度都统一到了“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上,把待遇计发办法统一为“基础养老金加个人账户养老金”。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客观上要求机构体制的统一。张德江副总理在全国新农保试点工作会议上指出:我本应为大家说话,但我不得不说,不得新增一项工作就增加一个机构。省里希望各市州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特别是新农保试点县,要整合机构,县里建立正科级的管理机构。因此,将几个养老保险的职能和机构进行整合是中央和省里的要求,是养老保险制度统一和完善社保公共管理服务平台的客观要求,是统筹协调管理全市社会养老保险的要求。
(五)是建立合理的县级财政补贴机制和风险准备金制度。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县财政要加大扶持力度,除进行配套补贴外,可以考虑每年从新增财力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农村养老保险,建立风险准备金制度来增强农村养老保险体系抗风险能力,提前防范风险。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农民养老保险待遇水平,促进农民参与农村养老保险的积极性,而且还能增强农村养老保险的抗风险能力。
(六)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充分利用各新闻媒体,大力宣传,让党的惠民政策家喻户晓,提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变被动“强制捆绑”参保为农民主动“关爱关联”参保,社会各界关注农村群众,支持农村养老保险工作,为农村养老保险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Tag:工作报告,工作报告范文,工作报告格式,总结报告 - 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