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临港工业尚不发达,缺乏现代物流体系支撑。发展临港工业,实现港口产业化,是世界港口发展的重要趋势。近年来我市虽引进了一些临港型工业项目,但规模不大,尚未充分依托港口发展产业的优越条件。第三方物流体系尚不发达,很少有完全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本土较大规模的基本上都是中央直属企业,散、乱、差、小、效益低,缺乏现代
管理手段和设施;规模化、专业化的物流园区建设更是滞后。我市物流企业数量不多、质量不高、速度不快。
5、技术落后、人才短缺。目前我市的物流教育还是空白,物流培训才刚刚起步,企业普遍反映缺少物流专业人才,这是一个比较突出的“瓶颈”。多数物流企业仍采用传统运作方式,内部物流信息管理和技术手段落后,缺乏必要的公共物流信息交流平台,难以做到资源共享、数据共用、信息互通,极大地影响了企业运作效率和行业整体竞争力的提高。物流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专业人才紧缺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市物流业的发展。
二、发展现代港口物流业的原因分析
1、有利因素
(1)地理位置优越
××地处长江中下游,与赣、鄂、皖、湘四省毗邻,是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推进的过渡地带,依长江承东启西,托京九对接南北,构成经济轴“黄金十字架”的交汇点,是江西唯一的通江达海外贸港口城市。五条铁路从××穿境而过,长江与大京九铁路在××交汇,出境基本上都是高速公路,所以××发展物流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2)港口条件良好
××港拥有长江岸线152km,下设瑞昌港区、城西港区、城区港区、湖口港区和彭泽港区,共有泊位134个,其中生产性泊位119个,3000—5000吨级泊位约占有1/4;对外国籍船舶开放口岸线约为36km,对外开放码头5座(分别为214码头、外贸码头、三角线港区、炼油厂码头、中建万佳码头),锚地2处(分别为姚港锚地和新港锚地);1980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一类对外贸易水运口岸,开放国轮直航进出口贸易运输。1991年××港对外国籍船舶开放。20xx年××港水运口岸为扩大开放口岸。××航道水深流缓,终年不冻,可常年航行3000—5000吨级海轮,具有件杂货、散货、超大伯、石油、散装液体化工原料、国际集装箱货物等综合通过能力。
(3)具有建设区域性中心港的体制环境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已基本实现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经济运行机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初步建立,我市对国内外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包容性很强,这为把××建设成为“长江中游重要区域性中心港、长江中游新兴的集装箱喂给港、江西省沿江开发工业港”提供了必要的体制条件。
(4)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
随着现代物流概念被大家逐步接受,发展物流会得到各方面的重视。我市成立发展现代物流业工作领导小组,将加紧研究和制定物流发展规划和有关政策性文件,减少了通关环节和费用,进一步加快了货物周转和通关速度。加入wto对我市物流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机遇。加入wto以后,一方面进出口贸易的迅速增长,将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物流业的发展又将降低企业仓储、运输等费用,使资源得到有效配置,效率提高,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加速我市企业参与国际分工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从而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持续扩张的大好机会。
2、制约因素
(1)车船结构的制约。我市散装车船多,集装箱车船少;小吨位车船多,大吨位车船少;一户一车的多,集约型车船公司少,不能满足工商客户的需求,有碍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2)外企结构的制约。我市外企以生产车间型企业居多,物流的两头在外,原材料采购和产成品分销均按总部或采购中心、分销中心的指令行事,除一部分本地配套产品的物流外,许多外企在物流供应链的选择上没有自主权。
(3)机制性制约。现行港口本文来源:文秘公文网 http://(www.xxk123.com)管理体制不顺、机制不活,严重制约沿江港口经济快速发展。沿长江岸线的120多座码头中,3000吨级以上的不到25%,60%以上为生产自用或工作码头,没有统一的港政管理机构,多头管理,政企不分、资源分割、相互扯皮的现象一直存在。××港是交通部最早下放给地方的国家一类港口之一,但以前因沿江主要港口是双重领导,致使行政主管部门职能比较模糊,有时难免造成都管又都不管的局面,从而对沿江港口的宏观调控和引导力度不够,缺乏协调,没有形成合力。
Tag:工作报告,工作报告范文,工作报告格式,总结报告 - 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