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届,我们应该认清宏观发展形势,分析周边发展态势,把握自身发展趋势,紧紧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审时度势,趋利避害,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推动我镇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再创新辉煌。
根据形势发展和我镇的实际,新一届,我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届六中全会、省委九届九次全会和市领导干部会议精神,按照市委提出“五破五增”的要求,转变观念,团结务实,开拓创新,积极推进经济社会双转型,努力把___建成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江滨花园式电子信息产业名镇。
新一届的工作思路是:“一个目标、两个战略、三个品牌、四个转变、五个争创。”“一个目标”:就是要围绕建设江滨花园式电子信息产业名镇的目标,争取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两个战略”:就是实施商贸旺镇战略、科技强镇战略;“三个品牌”:就是大力打造袁崇焕品牌、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名镇品牌、___蔬菜品牌;“四个转变”:就是推动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外延型向集约内涵型转变,经济结构从外源型经济为主向内外源型经济并重转变,产业结构从工业城镇向工商业城镇转变,社会发展从矛盾多发社会向和谐社会转变;“五个争创”:就是争创经济强镇、亮丽城镇、魅力城镇、文明城镇、和谐城镇。
新一届,我镇主要的经济发展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8%,工业总产值年均递增16%,第三产业产值年均递增18%。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还要办好18件实事:(1)改造升级袁崇焕纪念园及建设袁崇焕博物馆;(2)建设公共型保税仓和出口监管仓;(3)建设污水处理厂、截污管网工程;(4)建设新汽车客运站、完善公交网络;(5)完成堤围达标、建设南北堤景观工程;(6)建设台达新厂区;(7)建设经贸广场;(8)建设富盈酒店;(9)扩建___医院、规划建设社区卫生网;(10)改造升级全镇主干道路;(11)改造全镇排涝系统;(12)规划建设西部新区;(13)规划建设农民公寓;(14)规划建设管道天然气工程;(15)规划建设中心商业区;(16)规划建设___体育馆;(17)规划建设公共灵园;(18)协助建设莞深高速、环城路___段。
为了贯彻上述指导思想、工作思路和实现我们提出的发展目标,新的一届,我们要大力推进“六个建设”:
一、大力推进经济建设,争创经济强镇
要实现新一轮大发展,就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___成为发展快、总量大、结构优、效益好、后劲足的经济强镇。
1、稳固现有经济基础,确保经济稳定发展
___要获得更大的发展,必须夯实和稳固现有经济基础,做好“三个稳固”:一是稳固现有外资企业。目前,我镇已引进了近500家外资企业,这些外资企业给我镇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发展空间,是我镇的经济支柱。只有稳固现有外资企业,才能确保我镇经济持续稳步发展。我们要大力宣传外资企业对我镇经济社会发展所作出的贡献,以增强外资企业投资___的信心。要成立推动外源型经济发展领导小组,配强人员、充实力量,真心实意为外商做好服务,设身处地帮外商排忧解难,千方百计留外企扎根___,并推动其增资扩产,做大做强。二是稳固现有内源型经济。一个地区要有稳固的经济基础,要有较强的竞争能力,要有持续的发展后劲,除了要稳固外资企业外,还要靠自身内在的力量,即内源型经济。目前,我镇的内源型经济已经有了较大的总量和一定的实力,我们一定要稳固好,要象对待外资企业一样对待民营企业,从政策、资金、信息、技术、人才等方面为民营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使___的内源型经济稳步健康发展。要成立推动民营经济发展领导小组,组织相关部门、单位共同支持帮助民营企业加快发展。同时,要加强与梅州兴宁的合作,不断完善产业转移园各项基础设施,鼓励我镇民营企业到产业转移园创业,拓宽我镇民营经济发展空间。三是稳固村组集体经济。目前,我镇村、组两级集体总资产超32亿元,村、组两级集体总收入超5亿元、纯收入超3亿元,___的村、组两级经济总量在全市位居中上游。我们要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成果,切实巩固好村、组两级集体经济,在完善农村股份合作制中确保村、组集体经济平稳持续发展。
2、实施“科技强镇”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我们要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把科技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实施科技强镇战略,将经济发展的重点转到依靠科技进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上来,具体要做到“四个抓”:一是抓引进。着力引进关联度大的龙头型项目、带动力强的基地型项目、产业链长的综合性项目,引进上市公司的生产中心、采购中心、维修中心、研发中心和营销中心,注重引进高投资强度、高科技含量、高税收贡献的项目,更多地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层次人才,不断淘汰、转移部分低水平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努力提高我镇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二是抓培育。坚持扶优扶强的方针,加快培育一批民营科技型企业。积极引导民营资本进入制造业领域,支持引导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着力培育一批主业突出、资本技术雄厚、带动效应显著、市场占有率高、核心竞争力强的民营骨干企业和“两自”企业。鼓励民营企业争创国家“驰名商标”和省“著名商标”、名牌产品。三是抓改造。要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全面提升传统产业的竞争力。支持一批有潜力的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技术改造起点要高,要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四是抓融合。鼓励和推动本土经济的国际化、外资企业的本土化,并促进这方面的融合,推动外资企业零部件生产、人才、设计、研发、采购等方面的本土化,提高外资企业产品、技术与本地产业的关联度,形成互为依托的产业关系。引导本地企业在与外资企业的配套协作中不断提升档次,逐步从来料加工、贴牌加工向合资合作、配套产业、自有品牌转变,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