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立与文化经营者沟通机制方面,将组织经营者积极加入行业协会,充分利用好行业协会打造交流平台;同时在文化项目审批上大力推行电子审批,寓管理于服务,提高审批效率,促进审批工作的透明化、公开化。
在深入服务基层、强化服务细节方面,群文部门在各类文化活动演出前印制宣传小册子,免费派发到社区、乡村,方便群众事先了解文化活动的相关内容;县文化馆、剧团全体专业人员明年将带编分流到各街道文化站,直接对民间文艺社团进行专业辅导,提高民间文艺社团的业务水平。
在人性化服务方面,为了让更多的人享受文化权益,我局计划进一步扩大社会化运作的外延,将艺术培训等项目纳入扶持范围,通过政府资助的方式鼓励文化机构对公众进行免费艺术培训。
(四)强化宣传,打造文化品牌
加大宣传经费的投入,积极组织精干力量有针对性地对各类大型系列文化活动予以宣传报道。同时,将全年要举办的各项文化活动印制成宣传册免费发放到各社区、乡村,组织专门人员对全年的文化活动进行跟踪拍摄。
全力打造好《苗山飞歌》精品剧目,力争冲刺全省艺术节专业口金奖,树立文艺精品。
认真做好“盘瓠节”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工作,力争入选,树立文化品牌。
(五)解放思想,创新机制体制
推进公共图书馆一体化管理,实行总分馆制。用3年时间建成拥有1家总馆,多家分馆和多辆流动书车构成的县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
加快利用社会力量兴办博物馆的试点,制定《苗族自治县扶持非国有博物馆试行办法》扶持民间博物馆建设。
加快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建设,利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建设的机会,开通“文化网”,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快捷方便的宣传工具,及时发布有关政务信息,确保政务公开;及时回复网上咨询、网上留言,确保政民互动无障碍。
探索大型文化场馆管理和运营新机制,通过深入调研,提出文化场地运营方式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