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依据农村基础教育综合改革与发展要求,乡人民政府结合实际,制定了《乡教育发展十一五规划》,对全乡校点布局、办学规模、资源配置等进行了科学规划,合理集中办学。一是成立了以乡上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教育的领导
为副组长,各学校、相关站所、村组负责人为成员的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确立了乡长为全乡教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村委会总支书记为该村教育工作第一责任人,各中小学校长为该校教育工作第一责任人。二是健全教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制和责任追究制,在与相关站所、各村委会签订的工作目标年度量化考评中,把教育工作作为重要的工作任务进行考评。三是乡政府领导经常实地了解情况,定期不定期召开教育工作会,共同研究存在的问题,认真落实各项教育决策。四是人民群众监督得到落实。每届乡人代会上,教育工作是政府工作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们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性的教育工作意见和建议,近三年来,人大代表对教育所提意见建议16件,全部妥善落实。
---学校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夯实。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克服多种困难,争取资金加大教育投入,积极进行校园改扩建、危房改造和改善办学条件等工作,逐步解决学生入学难、住宿难等问题。一是多方筹集资金,为中小学新建和维修部分校舍。在中学建设上,新建学生餐厅一幢,520平方米,总投资87.07万元;7月新建教学楼一幢,总面积2980.4平方米,总投资521万元,可容纳1600名学生上课,解决了多年来小升初入学难“瓶颈”问题;征地21.18亩建设学生运动场,征地费用70.96万元全部由乡政府筹集,预计总投资160余万元,现运动场已初见雏形;投资270万元新建的教师周转房底竣工入住。近两年来,民族中学校园面积由原来的16亩发展到43.18亩,是“普九”后间发展最快的时期。在小学建设上,新建鲁古完小教学楼一幢,总面积1786平方米,总投资179.4万元;9月新建戈勒完小综合楼一幢,总面积512平方米,总投资46.6平方米;6月新建笼嘎完小综合楼一幢,总面积320平方米,总投资38.3万元。二是抢抓机遇改造危房。顺利完成共7587平方米831.58万元学校危房改造建设任务,其中,新建教学楼824平方米,新建学生宿舍楼6000平方米,新建学生餐厅624平方米,新建厕所250平方米。通过危房改造工程的实施,解除了全乡学生在危房上课、住宿的现实,学校的安全保障得到进一步夯实。
---确保教育经费投入。根据县政府规定,对全县教育财政拨款,预算内年生均教育事业费、教师工资、预算内年生均公用经费实行以县统筹的原则,明确了对教育事业经费的保障责任,保证了教育事业经费、生均公用经费和教师工资逐年增长和及时到位。做到从未出现截留、拖欠、扣发、挤占教育经费和教师工资的现象。
---认真贯彻落实教育各项政策。一是加强学校收费监管,减轻学生负担。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政府关于切实减轻学校不合理负担的要求,彻底治理向学校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现象。严格执行收费标准,规范收费制度,中小学每学期均实行亮牌收费,每学期都按市制定的收费标准制作收费公示牌,将收费公布于众。并通过了纪委、监察、财政等检查组对学校收费情况的检查,从未发生过乱收费现象。二是认真落实“两免一补”优惠政策。全部中小学教科书费用和杂费已全部免除,按照寄宿生生活补助要求,各学校贫困生由学生评选推荐、政教处审核公示后上报、学校财务处发放生活补助后再公示,然后把材料整理存档,通过严格程序,及时足额把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发放到贫困学生手中。三是多种形式开展贫困生助学活动。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巩固“普六”“普九”成果,让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确保不让一位学生因贫困而辍学,乡政府建立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学校具体实施”的贫困生救助制度,通过机关干部党员结对帮扶、社会人士和学校师生捐款等多种形式筹集资金。切实解决部分贫困学生的实际困难。
---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一是抓好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通过演讲、座谈、师德师风考核等形式,使广大教职工提高认识,加强自我修养与约束,从而塑造高尚师德。二是弘扬尊师重教之风,激发教职工工作热情。自“普九”以来,教学成绩连年居同类别学校前列,特别是近三年来,中小学教育教学成绩又有了很大的突破,中考,全县状元和榜眼都在民族中学。三是建立激励机制。乡政府每年都组织召开一次教育工作总结表彰会,对德、能、勤、绩突出的教师进行表彰奖励,对有困难的中小学教师适时进行慰问。进一步激发了教职工为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努力工作的热情。
Tag:工作汇报,工作汇报格式,工作汇报范文,总结报告 - 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