㈣切实加大标准化规模养殖建设力度
制定了详细的《**县20xx年标准化规模养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建设原则、目标任务、人员责任、工作措施及时间进度安排。今年我县要完成奶牛、育肥牛、育肥羊、生猪、家禽等五大畜禽养殖基地建设。目前,奶牛养殖小区方面:安格里格乡托斯呼尔图村奶牛规模养殖小区建设项目国家投资已到州财政,待资金下拨我县后,即可启动实施托里村奶牛养殖小区;育肥牛羊基地主要依托养殖专业村的原有优势,加以巩固和规范,使其形成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方面:20xx年,我县依托自治区财政支持畜牧业发展项目,建成了呼场农三队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实现当年出栏生猪2352头。同时,今年我县将开工建设去年争取的1个标准化规模生猪养殖场建设项目,计划在查乡查干苏木村建设。今年我县又争取了呼场标准化生猪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最快可在下半年动工建设。我县还在塔秀乡别勒其尔村规划了一块占地面积450亩养殖基地,用于发展生猪规模养殖和牛羊育肥,现已与3家投资商初步达成协议。家禽养殖基地方面:为进一步提升“安香”牌田园土鸡品牌效应,与自治区畜牧厅进行了实质性接洽,做好了申报无公害土鸡产地认证材料准备,发放了家禽标准化养殖手册,组织养禽户进行标准化生产。
㈤牧区牲畜实现安全越冬渡春,接羔育幼工作成效显著
据统计,全县牧区牲畜1331群24.08万头只,其中目前在冬草场越冬渡春的牲畜有471群8.08万头只,在定居点渡春的牲畜有860群16万头只。截止目前,全县已消耗饲草94718吨,畜均消耗298公斤,消耗率98%;消耗饲料9689吨,畜均消耗30.5公斤,消耗率97%。接羔育幼工作开展以来,县、乡兽医站加大了接羔育幼技术服务工作力度,密切关注牲畜疫病防治工作,特别是加强对接羔育幼期间牲畜易感疾病的防治,如羔羊痢疾等传染病,做好药品、物资储备工作。同时要求各乡镇场每十天上报一次产羔情况。据统计,全县应产母畜数23.8万头(只)其中:农区应产母畜7.64万头(只),牧区应产母畜16.16万头(只),截止目前,全县已产母畜22.17万头(只),占总数的93.15%,已产仔畜22.22万头(只),繁殖成活22.12万头只,成活率99.55%。
㈥动物防疫和牲畜品种改良工作扎实推进
根据动物防疫规程,今年我县重大动物疫病春季集中防控工作于2月10日全面展开,现已完成禽类集中免疫29.09万羽,免疫率100%;完成牛口蹄疫免疫1.78万头,免疫率72.65%;完成羊口蹄疫免疫4.57万只,免疫率13.78%;完成猪口蹄疫免疫1300头,免疫率15.3%;完成猪蓝耳病免疫0.75万头,免疫率88.24%。进一步加强对冷配站管理和冷配器械使用情况调查摸底工作,开设冷配点25个,并为每个点配备了一名技术过得硬的改良技术员,为今年开展黄牛改良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截止目前,全县已完成冷配母牛1395头,完成任务的28.5%,较上年进度明显加快。
五、存在的困难及建议
㈠博州“十一五”规划中将我县确定为牧业县和粮食主产区,要实现“牧业强县”的战略目标,就必须加大对牧民定居点配套设施建设、牧区水利设施建设、基层兽医站建设及畜禽良种工程等方面的投入,而我县地处边境偏远地区,经济发展迟缓,建议自治区畜牧厅根据我县实际情况给予政策、项目、资金上的倾斜和扶持。
㈡我县国营牧场畜牧兽医站的经费全部为自收自支,职工工资低,办公条件差,建议自治区在进行兽医体制改革的工作中,把国有农牧场畜牧兽医站与乡镇畜牧兽医站同等对待,人员编制纳入政府行政事业编制,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实行全额拨款。
㈢我县基层畜牧兽医站技术人才存在知识结构不合理,整体业务素质不高,人才断档现象严重的问题,建议自治区加大培训资金支持力度,尽快通过人事制度改革增强行政执法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队伍活力。
㈣**县为易灾县,由于处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易受雪灾、旱灾、洪灾、虫鼠害等各类灾害影响。一旦受灾,牧区灾民将受到不可低估的重大经济损失,短时期内将难以恢复生产。建议自治区能够尽快落实易灾县建设项目,增强我县畜牧业抵御灾害的能力
我县畜牧业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离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要求还很远。今后,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第三次畜牧业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畜牧业工作全局,按照自治区的总体部署,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努力推进**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