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近年来我院查办的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案件,分析职务犯罪的特点、规律,撰写了专题调研报告,建议在城区四办推行“村级会计委派制”,其余乡镇推行“村财村用乡代管”财务管理制度,得到区委高度重视,区委分管领导对此做了批示,目前已在城区四办的9个行政村全面推行“会计委派制”;20xx年5月区上成立了区“村财村用乡代管”领导小组,对“村财村用乡代管”的做法、效果进行考查。组织六大部门的领导及精通农村财务工作的专门人员,对推行“村财村用乡代管”的可行性进行科学论证,达成了共识,确定下发了《关于在全区实行“村财村用乡代管”的实施方案》,现在此项制度在全区全面推开。
二、主要做法
一是立足防范,广泛宣传,积极营造预防职务犯罪的社会氛围
从源头抓起,努力把有可能产生职务犯罪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是减少职务犯罪的一条根本性措施。贪污贿赂犯罪,一般都有一个思想上形成的过程,只要加强教育防范,就有条件克服。为此,我们在全区大力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思想教育和法制宣传活动,工作中突出四个特点:
1、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教育。把预防职务犯罪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结合起来,全面加强对全区各级干部的经常性教育。通过教育提高领导干部的廉政意识和拒腐防变自觉性。同时,我们还组织对全区干部进行定期廉洁自律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消除职务犯罪苗头。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用制度管人管事,规范领导干部行政行为,对犯罪现象的发生起到了制约和根治作用。
2、开展普法教育。针对《刑法》修订后新罪名增多,部分国家工作人员不熟悉法律规定的情况,我们积极组织有关单位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今年以来,我们派员在区地税局、市区电力局、陕铁院开展法制讲座3次。近年来,先后为全区领导干部、职工上法制课45场次,受教育者达万余人次;提供法律咨询3000多人次,发放预防职务犯罪宣传资料8000余份,为全区公职人员筑起了一道遵纪守法的思想道德防线。
3、进行警示教育。注意扩大办案的警示、警戒效应,凡在区内查处的职务犯罪的要案,都通过《检察简报》及时进行报道,不断扩大案件的警示面。并有重点的选出全国近十年查办的十多个典型的职务犯罪案例,制成宣传图片,组织140多个党政机关、乡镇和驻区企事业单位8900多人次参观了展览。分别组织国税、地税、粮食等预防主体单位工作人员赴渭南监狱、华县莲花寺监狱接受警示教育。运用身边鲜活的事例教育干部、群众,使广大干部从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起到了“查办一案、震慑一方、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
4、坚持走群众路线,扩大宣传面。围绕市、区人大《决定》的贯彻落实和预防职务犯罪“乡村行”活动全面展开。近年来,我们通过制作预防公益广告,编写《预防宣传手册》,组织干警上街宣传、散发宣传材料,大力开展检务公开等活动,全方位地宣传检察机关的职责、工作内容,动员群众积极揭发和举报职务犯罪,积极参与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同时,为了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治理商业贿赂专项斗争的总体部署精神,与市建设系统在市中心广场举行了拒绝商业贿赂千人签名活动,既体现了检察机关反腐倡廉的职责和态度,更昭示了建设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参与预防工作的信心和决心,扩大了教育面。
二是坚持标本兼治,充分发挥检察机关的预防职务犯罪的骨干作用
检察机关具有了解职务犯罪行为人的心理特征和演变轨迹,掌握职务犯罪案件的发案特点和成因等方面的丰富经验。因此,预防和减少职务犯罪,关键是要始终注意从多方面调动和发挥检察机关的职能作用,支持检察干警积极探索,大胆实践,狠抓案件处理,增大惩戒力度。结合我区实际,组织院内各内设机构重点做了三方面工作。
1、亡羊补牢 查漏补缺
今年以来,我院共查处贪污贿赂案件14件19人,其中大要案件7人,移送起诉12件17人,批准逮捕7件7人。在查办案件的同时,注意总结职务犯罪中主体单位在机制、制度、管理上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及时提出检察建议,帮助发案单位堵塞漏洞,建章立制,防范新的犯罪发生。坚持从查办的案件中,筛选出典型案件开展个案预防,通过努力,截止目前全区个案预防率达到了立案总数的30%。
2、116人走向预防职务犯罪监督岗
根据近年来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具有明显的行业性和发案部位集中性的特点,我们认真分析研究行业和部门管理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防范对策。近年来,结合查办案件的情况,先后对国企、工商、税务、农业、财政、卫生、水务、建设、教育、保险等十多个行业开展了系统预防和专项预防,分别与这些单位协商建立了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联系点,聘请预防职务犯罪监督员和联络员116人,在基层形成了强有力的预防工作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