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突出销售龙头,推行人单合一,实现规模与效益的共同提升。
按照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工作整体安排,公司要产销煤炭1200万吨,利润指标还要提高,在宏观经济形势不明朗,煤炭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清洁生产和低碳经济正在成为未来产业发展潮流的大背景下,要完成这样的经营目标,担子比更重,需要我们进一步创新营销理念,转变经营观念,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
一是要创新营销理念,创造性的做好矿区煤炭产品营销工作。今后两年,矿区煤炭生产和经济效益能否继续稳步攀升关键在销售,矿区循环经济战略规划能否实现既定目标关键还在销售。因此,我们始终要把销售摆在公司经济工作的龙头位置,公司上下都要提供各种有利条件,关心和支持销售工作,为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奠定良好的经济基础。销售部门要牢固树立“大营销、大市场、大客户”的营销理念,在销售战略合作的基础上,尽快协商签订战略购销合作协议;积极开发实力强、资信好、用量大的新用户,把与100万吨以上的大客户建立中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作为营销布局的重点,力争使矿区100万吨以上重点用户达到10个左右,形成矿区煤炭产品销售的主渠道,提升矿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要抓住一、二季度气温低、用电量大、国家大力启动年度经济和煤炭价格高企的有利时机,采取大规模、全方位销售措施,力争月销量达到120万吨,上半年销售达到700万吨,为全年生产经营任务的全面完成赢得主动。要充分利用黄河矿业100万吨、二号煤矿15万吨储煤场对矿区库存的调节作用,化解铁路运输不均衡的矛盾,提高车皮使用率,保证矿区产销平衡和安全生产正常秩序。要在积极争取铁路运力基数的同时,提高车皮兑现率,发挥公路运输的第二通道作用,保证矿区煤炭进入市场渠道畅通。一号煤矿要在推进选煤厂扩能技改的同时,重点加快原煤筛分车间的建设进度,7月底原煤地销装车系统要正式投入使用,提高公路运输效率。与此同时,运销部门要根据煤化工项目建设给矿区购销工作带来的新变化,转变以煤为主销售理念、市场观念和销售策略,研究矿区产品适销对路的市场布局,培育矿区新兴产品的市场用户,建立矿区适应产品多元化的销售队伍,满足矿区未来产品多元化销售的新要求。同时要树立大物流理念,按照原料、产品有进有出的新变化,研究建立炼焦煤采购、运输工作体系,保障循环经济园区整体生产运营的良性发展。
二是要继续深化和强化以现金流为核心的全面预算管理,严格过程控制和考核,落实经营工作责任。从的美国次贷危机到的迪拜债务危机,都是由于资金链断裂引起的。事实一再证明,经济领域“现金为王”。以现金流为核心的全面预算管理经过一年的推行,在公司经营活动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要进一步强化全面预算管理的工作力度。
一方面要强化全面预算的执行与考核。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要加强对全面预算管理的领导,严格全面预算的审定和执行结果考核。各预算管理机构要加强预算执行情况的考核和信息反馈,建立预算执行结果质询制度。财务部门要运用财务报告和其他有关资料监控预算执行情况,及时向预算委员会和总经理报告执行进度和存在问题。审计部门要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全面审计、抽样审计或专项审计,形成审计报告,作为调整预算、改进管理和实施考核的重要依据。考评机构要以现金流为核心,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年度考核,形成考核报告,制定奖惩方案,与预算执行单位负责人及职工收益奖惩挂钩。
另一方面要体现全面预算的科学性和严肃性。公司全面预算已下发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不得随意调整,不得超预算办理任何事项。各预算主体要建立预算事前、事中控制机制,定期报告预算执行情况,对出现偏差较大项目,预算管理办公室要查明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内部银行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对现金流的预算控制,及时组织预算资金的收入,严格控制预算资金的支付,调节资金收付平衡,控制支付风险。对预算内的资金拨付,按照授权审批程序执行。对于预算外的项目支出,由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批决定。对于超预算、无预算、无合同、无凭证、无手续的项目,一律不予支付。要在保证经营现金流充足前提下,根据循环经济项目建设进度,加大项目融资工作力度,掌握资金投放数量和节奏,保证项目建设正常推进。
三是要创新经营模式,实施岗位价值再造,强化成本控制。成本的控制力决定着企业的竞争力,决定着企业的盈利能力。,我们要进一步强化成本管理,探索经营管理新模式,建立人单合一,试行岗位价值再造,推动经营工作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实现经营机制的深度变革。首先,各单位必须按照公司下达的全面预算,编制本单位的全面预算,把目前财务核算损益的三张表逐层向下分解,将指标落实到区队、工段、车间,以区队、工段、车间为经营体,按照占有资产、成本消耗和实现利润多少,进行综合经营绩效评价。铁路运输公司、发电公司作为岗位价值试点单位,要把指标分解到岗位,按照岗位占有资产、成本消耗和实现利润,进行岗位经营绩效评价。其次,试点单位要根据各经营体或经营点分工不同和工序的上下游关系,在区队、工段、车间、班组、岗位之间签订经济合同,落实经济责任,约定经济指标,建立结算规范,明确奖惩标准,确立经济契约关系,形成订单式管理。第三,试点单位要结合本单位的工作特点和业务性质,建立科学的核算和结算秩序,开发核算结算软件,借助矿区信息网络平台,对每个岗位的经营情况进行日清日结日考核。第四,试点单位要建立完善的岗位经营考评机制,改革现行的劳动分配制度,严格按照经营贡献大小进行收入分配。通过岗位价值再造达到“人人都是经营者,岗位都是利润源”的经营目的,壮大企业的经营合力,提升企业综合盈利能力。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