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制度建设,确立试点工程长效机制。我们制定了《肥西县农村商务信息网络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0xx年度肥西县农村商
务信息工作年度培训计划》、《肥西县农村商务信息工作责任书》、《肥西县农村商务信息工作考核办法》、《肥西县农村商务信息工作制度》等一系列方案、计划和规章制度,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村级信息工作站档案管理制度,完善了试点工作的长效机制建设。确立了目标责任制,加强监督、检查、考核。肥西县“农村商务信息网络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与各试点单位签订工作责任书,按照考核办法规定,对各试点村信息工作站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考核,并依据考核结果进行奖惩,切实起到了奖勤罚懒、鼓励先进的作用。各试点乡镇也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相关规章制度及考核办法,小庙镇在所辖30个村(居)、社区聘请了30名商务信息联络员,并建立了信息发布奖励制度,每发布一条有效信息由小庙镇政府给予发布人5元奖励。
(七)整合资源,搭建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平台。为了建立完善的信息网络化平台,肥西县委、县政府先后投资285万余元用于乡、镇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的购置,建立网络服务,设立服务窗口和信息发布专栏;县商务局先后自行投入10多万元更新了部分电脑设备,提高了网络运转速度,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投入共计35万元委托专业机构构建肥西县新农村商网,通过专业网络平台的建立,使我县农产品的供求信息得以及时查询和发布,极大地方便了农民的生产生活。同时利用“肥西县商务之窗”以及商务部每年组织的购销对接会的现有平台,构建一个纵横联系、三位一体的立体化网络,极大地扩大了我县农副产品供求信息的发布范围和点击率。在我们的宣传和带动下,全县部分种(养)大户也先后投入了大量资金建立了各自的专门网站,及时把农副产品的供求信息发布出去。如肥西县上派镇**村花卉种植大户钟祖洲就是通过自己建立的茂林园艺的网站,使自己的花卉产品远销全国7个省、市,年增收26万元,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并带动50余农户参与了网上购销交易。
二、主要成效
(一)增强了农民信息意识。和其他县一样,我县基层广大农民缺乏信息意识,对于他们来说,网络和信息都是新事物,只有让他们认识信息的重要性和网络的便捷性,才能使网络和信息更加贴近群众,进而服务群众。通过宣传,广大农民认识到新农村商网与他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他们的信息意识得到明显增强。肥西县**村是全国三大苗木基地之一,董世洲是**村一个普通的农民,以往为了能将苗木销售出去,董世洲每年都要外出一两个月时间,前往全国各地上门推销。像董世洲这样每年花费大量时间在外“跑路”的肥西**村民有近2000人。如今,董世洲购买了电脑并连接了互联网,通过全国各地的农业网站推销苗木花卉。通过我们对农村商务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大力宣传,**村已有126户农民购买了电脑,足不出户便能了解到全国各地的苗木花卉行情和供求信息,通过“肥西县新农村商网”能够实时发布供求信息,实现了真正的网络营销。
(二)促进了农民增收。20xx年以来,我县通过网络销售各种苗木花卉1.35亿株,实现销售额1.72亿元。上派镇**村苗木大户刘义旭一直以来困扰他的最大问题就是没有一个稳定的销售网络和销售渠道,肥西县新农村商网开通以后,通过新农村商网他可以足不出户和全国各地的客户沟通联系,近二个月他销售的广玉兰、海棠、红花季木(小苗)、金叶雨针、瓜子黄杨等销售额达120万,销售额较去年同期增长35%。并带动了上派镇馆驿社区刘明友、姚文林等苗木大户也都上网发布供求信息,他们通过商网和万科房地产交易桂花、香樟、广玉兰、石楠等,实现交易额6万元。还有上派镇谢塘村的卞国保,通过该村信息员苏玉莲在肥西县新农村商网上发布桂花供应信息,八月份就实现交易5.8万元,使他们尝到了新农村商网带来的甜头。肥西三河清平葡萄有多年种植历史,面积达到2000亩,年产葡萄500万公斤,往年,由于销售信息不畅,加上农民缺乏市场营销相关知识,导致每年葡萄的销售范围仅限在合肥周边地区,很难卖出好价钱,并且每年有一定数量的葡萄销售不出去,给农民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自肥西县新农村商网开通以来,通过三河镇的村级信息工作站免费帮助广大农户及葡萄专业合作社发布供求信息,一举改变了往年销售不畅的局面。今年6月,三河镇清平葡萄种植户阮永荣,了解到安庆市场葡萄价格每公斤比本地市场要高,通过新农村商网把供应信息发布出去,并成功与安庆等地的葡萄经营户达成交易,使其多增收3.5万元。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附近葡萄种植大户也纷纷要求通过新农村商网发布信息,以增加收入。三河镇清平葡萄合作社60%的葡萄是通过新农村商网找到的销路,而且平均单价比往年提高了0.2-0.3元,预计平均每户果农增收2000元左右,现已成交128万元。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正如当地的群众所说:肥西县新农村商网是农民致富的“红娘”。
Tag:工作汇报,工作汇报格式,工作汇报范文,总结报告 - 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