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警察心理压力的调适
当民警承受心理压力时,身心系统会随之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心理压力会影响认知,情绪、行为和生理,同时它们也在影响或改变着心理压力,对心理压力有着“放大”或“缩小”的作用。其中认知具有决定性的影响。适度的压力能引起我们的积极反应,例如集中注意,激发斗志、促进思考等。压力过度则
www.xxk123.com
(www.xxk123.com)可能引起我们生理上、心理上、行为上的消极反应,产生种种身心失调的现象。这种身心失调反过来又“放大”了心理压力,造成恶性循环,最后可能导致心理危机。例如;某位民警受到领导批评或群众的不良评价时,他的心理压力很大。这种心理压力可能使他产生这样的认知:“我表现和能力都不行,别人都比我强。”这种认知会让他产生自卑、不安、无助、抑郁等情绪,
这些消极情绪又影响了生理,产生失眠、疲劳、食欲不振等种种不适。反映在行为上,他就可能工作懒散、交往退缩、酗酒或试图逃避当前的环境。而所有这些,又会使他更加没有自我控制感,更加不能适应警察工作的需要,从而“放大”了心理压力。对于这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适:
(一)有效驾驭压力
首先,形成“压力免疫”。这是通过改变对压力的认知来帮助人们应付压力反应的方法。在应付压力之前,首先要对压力有明确的认识和接受的态度,认识到压力及其反应不是个性的弱点和能力的不足,而是人人都会体验到的正常心理现象。个体还应了解压力反应的机理,从而可以更好地觉察压力所引起的身心变化。然后,个体要学会对自己所处的情境作积极的控制和评价,形成对情境的理智反应,从而避免单纯依靠个体本能的心理防卫机制对压力情境作混乱而无效的解释与应付。经过压力免疫的人,面临压力往往能有效地进行反应。
其次,采取积极的压力应付模式。具体来说,就是要自觉调整自己,把回避模式转向主动模式,把情绪定向应付转向问题定向应付。因此警察应能转变观念,主动参与竞争,不断提高自己,则是一种更为积极的方式。
第三,主动寻求社会支持。在心理学上,社会支持是指一种特定的人际关系,有了它,就意味着知道有可以信赖的人在尊重、照顾和爱护自己,当一个人在遇到心理压力时,他能够从这种社会支持关系中获得有效的帮助。如夫妻、父母、朋友等都是社会支持力量。寻求社会支持力量是我们应付压力的有效手段。当个体受到压力威胁时,他人的帮助和支持可以使其恢复信心。研究表明,社会支持水平会直接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社会支持水平越高,心理症状越少。因此,要重视家庭生活,重视和亲朋好友的交往。
(二)善于调节情绪
情绪调节是个体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机制,情绪在生理活动、主观体验、表情行为等方面达到良好的、适应的、可管理的状态,从而提高活动效率。所谓机制是不需要个体努力和有意识控制的自动化的过程,策略是个体为了调节情绪有意识、有计划的努力。策略的长期使用可能成为新的机制。情绪的调节包括哪些方面呢?最近,有心理学家提出将情绪调节分为原因调节和反应调节。”原因调节是对引起情绪的原因进行加工和调整,由浅入深依次包括情境选择、情境修正、注意分配、改变认知等。反应调节是个体对已经发生的情绪在心理反应、主观体验和表情行为三方面进行调节,例如通过放松训练降低肌肉的紧张度和焦虑水平。对于民警而言,如何调节情绪,保持自己的心理健康,使自己处于最佳状态呢?依据上述理论,我们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是非常关键的;
首先,关心警察工作生活中的困难,用科学的方法对警察在工作中形成的心理压力进行调试。我于成立了全国铁路公安系统第一家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为民警及其家属提供处理工作压力、人际关系、婚姻恋爱、社会适应、个人发展、生活事件等问题的咨询,帮助广大民警调试心态,更好地适应社会和职业的要求。四年来,咨询案例达120余例,效果明显。
其次,采取更有效的措施对警务工作进行监督。对一些违法违纪、以权谋私的警察及时处理。从行为主义角度说,这样不仅纠正了本人的心态,而且是对一些有其他不良想法的人一个警示,也是对群众和绝大多数遵纪守法的警察的一种奖励。同时,建立有力的监督机制,坚决杜绝在公安机关内出现非警务工作和其他一些不正确的行为。
第三,在适当的条件下提高警察的待遇,也是缓解警察心理压力的有效措施。低待遇不仅给警察很大的心理压力,也是许多违法违纪、不正当的警务行为出现的根源之一。对一些单位用不正当来源的“收入”私发“奖金”,以提高警察待遇的做法一定要坚决杜绝。这不但无助于警察的心理健康,反而是对一些不法行为的一种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