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抓好监督检查,确保公开质量
实践使我们体会到,有效的监督制约措施,是推动企务公开工作顺利实施,保证公开质量的重要条件。我们在运作过程中做到了“两到位”:
一是职责划分到位。实行企务公开制度是企业职工非常关心的事情,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都有责任和义务。我们坚持“党委是第一负责人,行政是第一执行人,纪检、工会是第一监督实施人,职工群众是第一评价人”的工作制度,合理划分了党、政、纪、工组织的职责,要求公司、项目部两级党组织把推行企务公开制度作为加强党建工作、廉政建设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发挥好政治核心作用,坚持与生产经营同步实施,同步检查。行政系统从企业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管理发展的客观要求出发,重视企务公开工作,依法、主动、真实地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同时,纪委监察部门与工会配合,搞好协调、监督,督促抓落实,工会组织在推行企务公开制度过程中,发挥优势,找准调动企业经营管理者和职工群众两个积极性的结合点,承担起日常工作职责,在公司形成了“协调统一,规范有序,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配合运作”的工作局面。
二是监督保证措施到位。第一,把企务公开工作列入公司党委与项目部党组织签定的政治目标责任制范畴。与项目部的三个文明建设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挂钩,与项目部建立的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制度同步实施,使企务公开工作契约化。第二,设立企务公开监督评议小组。公司成立了由纪委书记任组长、监察审计、党群办公室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企务公开监督小组,同时还在各项目部聘请兼职企务公开监督员,协助公司企务公开监督领导小组开展工作。各项目部也相应成立了有工会主席、支部纪检委员、职工代表等人员组成的企务公开监督评议组织,在全公司较好地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企务公开监督网络体系。第三,严格程序,依法公开。坚持做到事前认真研究,动真心,出实情,事中主动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事后注重整改,努力达到职工群众满意,领导自身满意。同时,为保证公开的严肃性和实效性,做到“三不公开”,即:不便于公开的不公开,时机不成熟的不公开,未经领导小组审核的不公开。第四,建立职工民主议事会制度。就企务公开事项中的重大问题,适时组织召开有职工议事代表和单位班子成员为常任议事代表参加的职工民主议事会议,行使职代会(民管会)联席会职权。第五,建立企务公开群众评议制度。各项目部不定期组织职工通过问卷调查、民意测验、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进行公开。在公司机关还开设了三部企务公开专线电话,即:总经理办公公开电话,纪委监察监督电话,工会职工热线电话。第六,设立公开意见箱和固定的公开栏。目前,所有项目部均设立了公开意见箱、公开栏。第七,建立企务公开档案。大多数单位都将每次公开的时间、内容、承办部门、责任人和职工提出的问题,以及对问题的答复、处理结果等,形成书面材料,予以保留备案,供职工查询。
(五)、建立长效机制,注重完善提高
XX年,公司经历两件大事:一是集团公司对内部资源进行优化整合,我公司由XX工程公司更名为XX公司,由经营XX而转为经营XX工程;二是同全党一起,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公司以此为契机,建立健全企务公开工作的长效运行机制。一是对企务公开的工作规范进行充实完善。对领导组织机构进行了调整,使之结构更加合理;重新修订了《公司企务公开实施细则》,分别对公司本级和项目部企务公开的内容、形式、范围、责任单位、公开程序等进行了具体的细化和补充完善;在公开形式上,坚持原有的公开方式的基础上,拓展到企业内部计算机网络公开等;二是建立企务公开内部激励约束机制。自上而下形成以职代会为主要载体的公司级、项目部和班组级三级公开网络;规定了各级党政负责人和相关部门的企务公开目标责任;把企务公开作为党建和职代会的重要内容,统一安排,统一考核等。由于把企务公开溶入到了企业管理的全过程,就使每位员工真正成了企务公开的参与者。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满意度测评时,对公司企务公开情况基本满意率为100;三是建立民主决策长效机制。在公司本级重新修订了《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在项目部全面推行“三个层面治理结构”,规范了决策层、执行层、监督层的工作机制;四是建立科学管理长效机制。针对公司主业转型,在市场、技术、管理、人才等方面带来的转变。在充分征求职工的意见的基础上,我们对原有的企业管理制度和办法进行了修订,并交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下发执行;五是建立职工维权长效机制。为了健全职工维权机制,我们推行三级民主管理;为了提高职代会的决策水平,我们力求各项议案都要充分表达员工的意愿;在日常民主管理方面,我们把着力点放在职工关心的热点问题上,正确把握改革速度和职工群众可承受程度,妥善协调和处理各种利益关系,促进企业健康、和谐、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