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实验开出率:演示实验:小学96.5%,初中100%;分组实验:小学92.8%,初中98%。
3、上年教学仪器药品补充经费支出:小学0.7万元,初中0.6万元。
(六)教育经费情况
1、财政对教育的拨款逐年增长。
2、年生均教育事业费逐年增长。
3、财政拨发的年生均公用经费达到规定标准。
4、城市教育费附加依法足额征收,并做到专款专用,使用合理。
5、正常开展多渠道筹措义务教育资金,开展勤工俭学。
6、教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
三、“两基”巩固工作的措施及成绩
1、认真贯彻省、州、县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深化四项改革,实施五大工程。
2、组织领导机构健全,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镇中心学校校长为副组长的“两基”工作领导组。一年来,镇、村领导组成员定期不定期研究“两基”工作,切实加强对“两基”工作的领导。
3、动员一切社会力量加大对新《义务教育法》、《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使之进一步深入人心、家喻户晓。
4、学校管理。积极推进依法治校工作,根据新《义务教育法》等教育法律法规,结合我镇实际,不断充实、完善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使学校管理逐步走向法制化、科学化。在班子建设中,提出“三个一致”,要求班子成员树立“五种意识”,即思想一致,目标一致,步调一致。树立整体意识、超前意识、协作意识、服务意识和竞争意识。逐渐形成了一个团结高效的管理核心,形成了分工明确,团结协作,上下一心,力争上游的领导集体。并着力培育“协作、奉献、务实、求先”的校本精神,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凝聚力。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教育教学标准,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坚持向管理要教风和学风,向管理要质量和效益,向管理要特色和人才。细化教学操作,确立“以教育科研为先导,科研兴校为主题,培育创新人才为目标”的鲜明办学特色,强化把人作为发展中心的管理理念,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新的课程标准,学习用现代教育手段进行教育教学,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努力营造和谐校园,营造健康课堂。
5、在平时、寒暑假、新学期初镇村领导组成员、镇中心学校成员、中小学教师不断深入学生家,特别是贫特困学生家中家访,使学生、家长充分认识到知识对摆脱贫困的作用,是家庭富裕、国家富强的根本。完成了初一招生任务和初二、初三复学巩固工作。并从政府、学校两条线,层层签定“保学控辍”目标责任状。
6、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努力提高办学水平。 (1)争取各级支持实施好**中学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现在正积极申报争取20xx年列项。(2)实施了东坡小学综合楼、厕所、围墙、大门等附属工程。(3)建设赤石红塔希望小学,工程于20xx年3月竣工投入使用。(4)改造长头小学等7所小学学生食堂,解决了586名学生小锣锅做饭和中午热饭吃的问题。(5)努力创造条件,晋升了新窝、南庄、波罗、中窝4所学校的办学水平等级;新窝小学、中窝小学、被评为县育人环境良级校;**小学、长头小学被评为县“花园式单位”。 (6)正在新建**中学、大营小学、勤劳小学三所新农村卫生校园建设工程。
7、认真落实好两免一补政策。(1)免除学杂费补助公用经费:初中:351812.50元,小学530250.00元;(2)免除科书费:初中:1081人,免去158555.96元,小学:2868人,免去207788.78元;(3)贫困家庭寄宿学生生活补助:初中:948人,补助714500.00元,小学:380人,补助190000.00元。两免一补合计:初中:1224868.46元,小学:928038.78元,总计:2152907.24元。
教学质量稳中有升。一年来,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直接领导下,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稳中有升,中考普高上线138人,创历史新高。完成县下达的职中招生104人的任务,中考上高一级学校人数达到70%。“两基”的入学巩固不断提升,小学入学率达100%,初中入学率达98%。为**镇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确保了“两基”的巩固与提高。
四、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1、初中入学、复学、巩固依然是“两基”工作的重中之重,需要加大对贫困学生的扶持力度,实现“保学控辍”目标。积极向上级争取开办各种扶贫“助学班”,切实解决贫困家庭子女的上学问题。
2、**中学师生宿舍严重紧缺,教学用房严重紧缺,班级学生数超标,安全管理难度大,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们将积极争取及早解决。其他中小学危房还有一定比例,教学设施有待进一步补充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