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完成了“xx学”公园、抱龙河公园树木补植工程以及城市西出入口、北出入口等绿化工程,为城市增添了新的景观亮点。
(三)高效能管理,城乡环境面貌全面改观。始终把管理作为提升区域内涵、打造城市品牌的关键举措来抓,突出“五大重点”,积极营造舒适、整洁、文明、有序的城乡环境。以提高管理水平为重点,狠抓城管调研。对城区大街小巷进行了实地考察,制定了步行街、美食街、职工街脏乱差问题整改方案,提出了裸土街巷、绿化薄弱带和环卫管理空白区整治意见并付诸实施,城市容貌秩序发生了新的变化。近三年,共清理卫生死角2537次处,清运处理散垃圾3092吨,在城区共设置塑料垃圾桶2188个,塑料垃圾桶使用率达到80%以上。商业步行街已成为响誉带动周边的区域性文明示范街。以城乡环境整治为重点,狠抓容貌管理。
深入开展了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城区观光通道环境提升、户外广告治理、绿地内垃圾和卫生死角清理等十几次专项活动,清除市区主次干道两侧废弃电杆、乱搭乱占数百处,规范整治街道8条,拆除主次干道两侧不合格广告牌2000多块,查处乱掘乱挖、乱砍乱伐树木案件500多起;对农村长期存在的草堆、粪堆、垃圾堆进行了全面清理,清运各类垃圾22.2万吨,村庄植树110万株,搬运土石方500多万方,整治河道34.97公里,新增路灯1200盏,新上垃圾箱348个,农村环境面貌全面改观。同时,新建总占地32.8万平方米的新垃圾处理场扩建和日处理能力为160吨的垃圾渗滤液处理站建设工程,并将苏家河、大五里、峰南等4个社区以及银河绿洲等多个居民小区的清扫、清运工作纳入环卫管理范畴,新增清扫面积180万平方米,近郊镇垃圾已纳入城乡一体化管理范围。城区街道清扫总面积达350万平方米,街道清扫保洁率达到98%以上。以新农村建设为重点,狠抓示范带动。深入农村“路、绿、水、电、医、娱、学、气、澡、厕”等一系列工程,目前,全市已基本实现了村村通硬化路、村村通有线电视、村村通自来水、村村通客车;去年新建户用沼气3900多户,完成农村改厕3200多户;60%的村安装了路灯,450个村建起了文化大院;新建60处中心卫生室、460处规范化卫生室,新型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98%。宋村、泽库、张家产和葛家等镇已成为带动本地、辐射周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张家产等12个镇被评为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以加快村居改造为重点,狠抓工程推进。先后引进开发了“山川文苑”、“银海绿洲”、“祥和新都”、“御临华府”、“龙都新天地”、“福泉名居”、“亿鑫园”、“水岸新城”、“文山清华园”等10多个高品质住宅小区,加快了城中村改造步伐。老城区中现有的47个城中村,以及城市拓展而形成的9个城中村全部编制了改造规划,文山、凉水湾等39个村正在进行改造,小五里、大五里等6个村即将或已着手改造。同时,本着农民自愿的原则,采取并、合、扩等措施,吸引农村人口向镇区、向中心村集中。先后实施了40多个村的搬迁改造工程,全部完工后可转移农民1.3万人。经济开发区把辖区内18个村庄合并成3个大的社区,实现了平房变楼房,村民变市民的转变;宏安集团兼并十里庄等工作正在进行,2879户农民直接受益。米山镇西铺头村利用靠城优势,加快旧村改造,全村400多户农民喜迁新居,充分享受到了小城镇发展带来的实惠。
(四)高水平监管,城乡建设动力全面激发。全面创新管理载体平台,完善促进机制,更新监管理念,推动行业素质上档升级。做硬载体新平台,推动科学监管。实行了建设手续集中审批,将建设领域所有行政审批项目纳入市行政审批中心集中办理,公开审批收费标准、办事程序、办理时限和法律依据,提速增效,推动城乡各项建设;规范了建设工程交易,强化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建设,将1000平方米以上或投资50万元以上所有建设工程全部纳入强制招标范围,接受社会监督,实行“阳光操作”,杜绝了场外交易等不规范行为。全市建设工程招投标率和各项基本建设手续办结率均达到100%;实现了建设工程的远程监控,设立了建设工程指挥监控中心,1万平方米以上的重点工程全部与指挥监控中心联网,减少了检查环节,服务了工程建设;设立了规划建设展,将城市规划、重点工程项目的建设等重大决策事项向社会公开,激发了市民参议参管参与的热情;完善促进新机制,推动行业升级。严格市场准入。全面加强了对施工企业的资质、资格及管理人员证件等的审查,从源头上杜绝违规企业、挂靠及管理水平低下的企业进入本地市场。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