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团委、学生会是学校的重要基层组织单位,是积极、活跃、生动、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力量,充分发挥校基层组织的教育优势,多渠道的开展活动,有利于促进区域传统美德教育目标的实现。
1、做:即根据中学生好动,易于表现自我的心理、生理特点,以班队为核心组织学生从小事开始,从身边做起。如:“六个一”活动,要求人人会讲一个“传美”故事,会唱一首弘扬美德的歌曲,会说一句文明礼貌用语,克服一个困难,改掉一个缺点,为集体或他人做一件好事等。
2、写:学校团队以青少年道德教育为媒介,有选择地利用我国不同纪念日的教育功能,发动学生创作“爱祖国、爱家乡”的书画作品及宣传英模事迹的版报、小论文等。让学生以自己的笔墨描绘美好愿望。这些活动,在弘扬革命传统、传播爱国主义的同时培养了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3、创:学校以团队为组织单位,以创建文明校园、树立新形象为契机,使传统美德自然渗透于日常活动之中。
4、评:引入评价机制,将道德教育与班级五项达标创优活动结合,调动学生集体协作、争创美德的积极性。通过评选优秀团干、团员,文明标兵、小明星等。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另一方面,学生在传统美德教育活动中有了动力和方向。
三、 取得的基本成果
我校在推行青少年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初步探索了传统美德教育与青少年心理、行为规范养成之间的关系和新形势下实施传统美德教育的规律;
2、探索了道德学校教育模式,建立起有效的学校教育运行机制;
3、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建立起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传统美德教师队伍;
4、学生的道德素质发生了明显变化。学生的认知水平不断提高,推出了以传统美德为内容,以学生小作文为体裁的专集。
5、学校德育整体水平显著提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和较高的文明水准。行为规范合格率达100%操行优良率大于95%,后进生转化率为82.8%;犯罪率为零。学校组织参加的市级各项活动均获佳绩。
6、形成了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网络。家长委员会制度健全;校外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生走出校门,广泛接触社会,接受教育,扩展了道德教育的范围。学校还不定期举行了诸如“三十公里远足活动”等活动,不仅磨练了学生的意志,还在不知不觉中增强了学生的集体协作精神,令学生受益良多。
7、涌现了一批“道德”楷模和优秀事迹,如我校广大师生积极为四川汶川地震灾区捐款四万元等。为身患绝症的原毕业学生陈秀同学、现在籍学生宋春艳以及老师谢长亮捐款数万元等,从多方面折射出我校开展的传统美德教育成果,市、县各级媒体都作了相关的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
新邵八中
(袁畅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