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展专项治理的同时,围绕节能减排工作,加强了社区垃圾综合管理,以白檀、宾阳里、云秀花园、檀州家园4个社区为试点,大力推进垃圾分类收集和综合利用工作,积极推行废旧电池回收。认真开展“绿色社区”和“花园式单位”创建活动,云秀、太扬家园社区荣获县绿色社区称号,世纪家园、东菜园、行宫南区荣获县绿化美化花园式单位称号,沿湖美景、宾阳北里新小区获首都绿化美化花园式单位称号。
八、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
20xx年,街道在整合政府、社会、社区服务资源,建立社区服务机制,构建社区服务体系上有了新突破,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居民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一是开展便民利民服务。以社区服务中心为龙头,开通了“96156”热线呼叫系统和“69041221”社区便民热线电话,制作发放《便民热线服务手册》5万份,与辖区35家服务商签约,为居民就近提供家政、餐饮、配送等服务,在6个社区建立了社区服务站,在云秀花园社区设置了2处便民箱,配备常用器具,免费提供给居民使用。便民热线启动以来,共处理服务请求1764件,服务请求完成率达到99.3%。同时,各社区还积极协调辖区服务组织,推出了夕阳卡、健身卡、老人就餐卡、爱心福利卡等“五卡”服务,为100名老弱病残居民免费理发,为400多名居民科学健身进行指导,解决了200多名60岁以上的空巢老人就餐难题,使200多名55周岁以上的老人享受免费福利足疗,1000名社区妇女持卡享受每月一次的免费美容服务。社区福利中心积极开展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活动,圆满地完成了投资120万元的院内设施更新工程,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获得了市民政局授予的“规范化管理示范院”称号。
二是开展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协助、配合县卫生主管部门完成了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属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建设工作,方便了居民就近就医。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了社区医疗服务队,开展了社区卫生服务进家庭活动,通过开展上门服务和健康咨询,为特殊人群建立健康档案,对大众群体进行健康知识宣教,有效地保障了居民健康,“小病到社区”、“日常健康维护在社区”已经逐步成为社区居民的共识。计划生育工作本着“以人为本,优质服务”的理念,开展了以计划生育政策法规、生育健康知识、优质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对辖区育龄妇女和流动人口育龄妇女免费进行了春秋两季生殖健康检查
三是开展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社区科和社保所充分发挥职能科室作用,按照无社会救助盲点的要求,认真做好优抚安置、城市低保、社会救助、老年人及学生儿童社会保障、失业下岗人员及企业退休职工管理等服务工作。截至10月底,共为274户496人城市低保对象发放保障金143万元、粮油帮困补助金13.1万元、住房补贴款23.6万元;为218名优抚对象发放优抚补助金79.3万元、优抚医疗减免近8万元;走访慰问优抚对象、城市低保户、其他救助对象845人,发放慰问品(金)28万元;救助困难户155户、大病困难家庭11户、低保家庭和低保边缘户的大学新生16人,救助金额25.9万元;接待低收入家庭申请经济适用房、廉租房462户,为195户符合条件家庭办理了手续;为1347名无养老保障的老年人发放了养老金存折;为4100名企业退休人员报销医药费380万元;完成了3800多名“一老一小”的参保和日常医药费报销工作;为64位残疾人家庭免费安装扶手、浴椅等无障碍设施和辅助器具;组织开展了向四川灾区献爱心活动,共筹集善款70万元。
四是开展文体生活服务。街道加大了硬件投入力度,积极协调有关单位落实社区文体活动场地,完成了花园、北源里、沿湖、车站路等4个社区文体活动分中心建设;投资60万元,陆续为18个社区安装了324件室内外体育健身器材;利用辖区教育资源优势,开展了教育资源向社区居民开放活动,12所学校成为社区文体活动基地;加强了文体队伍建设,挖掘文体特长人才,辖区内的82支各种文体队伍中,有县级文体品牌队伍38支,特长人员923名;成功举办了街道第一届全民运动会,来自街道机关、21个社区、县直9大工委系统及共建单位的5000多人参加了运动会。此外,还组织居民积极参加县级各类体育比赛,有多人取得了好成绩。通过文体服务活动的开展,营造了“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的浓郁氛围,极大地丰富了居民业余文化生活。
九、社区民主自治稳步推进
20xx年,围绕社区管理民主公开,居民自治,街道加强了对社区居委会工作的指导,制定完善了社区居民代表会议制度,将每季度最后一个月的20日确定为社区居民代表会议日,要求社区居民代表会议做到“六有、三统一”,即:有议题、有讨论过程、有落实、有结果、有代表签字、有完备的档案,统一管理、统一时间、统一议程,改变了居民代表会议不规范、代表作用不明显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