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着眼于减少腐败机会
的话,那么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则是在更高的规格或门槛上提高腐败成本的制度建设,重点仍然是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权力监督。巡视制度是目前较为成功的监督制度,这一制度需要通过研究制定工作条例等方式来加以规范化。要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党内监督条例,严格执行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述职述廉、民主评议、诫勉谈话、民主生活会、质询制、问责制等在内的党内监督制度。同时发挥广大党员的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作用。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的作用程度和范围取决于我国民主政治发展进程,只有通过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才能真正使权力的腐败在制约和监督意义上付出最高代价,才能真正使反腐工作的制度更加规范、完善。
三、统计部门的廉政建设
统计部门的党风廉政建设是事关统计事业能不能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近几年来,有的领导干部为了所谓的政绩,不是在“干”上做文章,而是“数”上下功夫,出现了“按需报数”、弄虚作假和欺上瞒下的现象,使统计数据变了味、走了样。统计部门是各级党委、政府决策的基础部门,统计数据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中央和国家实施怎样的宏观调控政策。统计工作做好了,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特别是提高领导和驾驭经济工作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在统计上弄虚作假、玩弄数字游戏,危害很大,不仅严重违反了《统计法》,而且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的要求也是背道而驰的,不仅是统计问题,而且是党风问题。如果解决不好,不仅会动摇国家宏观决策和宏观调控的信息基础,还可能动摇党的执政基础,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统计系统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大和中纪委二次全会精神,结合统计工作的特点和实际,以为统计工作提供政治保障为中心,服从和服务于统计改革与发展大局,促进统计工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统计保障。要严肃党的组织纪律性,确保统计系统政令畅通,增强统计工作的独立性、统一性和权威性,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科学性。要从维护统计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权威性的高度,提高对反腐倡廉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严格遵守统计人的职业道德,敢于讲真话、报实数,敢于抵制和大胆揭发在统计上弄虚作假的行为。
围绕治理在统计数字上的腐败现象,统计部门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惩防结合、重在治本,寓反对各种形式的统计数字腐败于制度建设之中。细化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章制度,堵塞各种可能出现的漏洞,防止干部犯错误。完善各种数据质量控制和评估制度,提高统计数据的质量,努力做到统计数据可靠、可信、可用。继续深入开展统计普法宣传,进一步提高全民统计法律意识。积极探索执法大检查和经常性执法检查的统计执法机制,出重手,打击各种在统计数据上腐败行为,提高统计违法成本。
Tag:心得体会,心得体会范文,学习心得体会,总结报告 -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