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行正中写启事的名称,如“招领启事”、“寻物启事”、“征文启事”等。
2.写启事内容,一般包括目的、意义、内容、形式、要求等项目。
3.最后写启事者的称呼和启事的日期。
十四、聘书
聘书是某个单位聘请某人担任某项职务或承担某项工作时所使用的一种文书,一般是在与被聘请一方商量妥当后发出,具有证明的作用。
1.在正中写上“聘书”或“聘请书”字样。
2.在开头或正文中写被聘请者的姓名。
3.正文写聘请担任什么工作。
4.结尾要写表示敬意或祝愿的话,如“此致敬礼”等。
5.写聘请单位的名称(加盖公章)和写聘书的日期。
十五、公约
人民群众为了有秩序地生活、学习、工作,往往按照党的方针、政策,对一些需要大家共同遵守、共同执行的事情,经过大家充分讨论,用文字一条条地写出来,这就是公约,如卫生公约、服务公约、乡规民约等。
1.标题,写公约的名称,说明公约的性质。标题中有无“公约”二字均可,字体较下文稍大些。
2.正文分条写出公约的具体内容,即参与订公约者要共同遵守的事项。
3.最后写订公约者的名称和订公约日期。若标题已写名称的,只需写上日期。
十六、制度、规则
制度、规则是由主管部门制订,要求有关人员遵守、执行的规定。制度、规则的写法和公约相类似。制度是就一些大的方面提出规定,规则是就一些比较具体的事项作出限制。
十七、条据
条据是作为凭证的条子,是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最常用、最简单的一种文体。一般分为凭证条据和说明条据。
条据的格式和写法是:
1.在条子的上方中间,要写上反映条据性质的字样,如“收条”、“借条”、“欠条”、“领条”、“请假条”等等。
2.写对方的名称。有的可以不写。
3.正文内容,即写给谁,什么事。如涉及到钱或物,要写明钱或物的数量(大写),关于“钱”的收条或借条,要在“钱”的具体数字未尾加个“整”字;数字如有改动,必须在上面加盖图章,或重写一张。
4.正文完后,另起一行写上“此据”或“此致×××”。
5.最后写开条者名称和开条日期。
十八、会议记录
为使会议的决议能在今后得到很好的贯彻和执行,并作为以后检查执行情况等的根据,或者便于传达一次会议的精神,有必要把会议的具体内容记录下来。这些记录的材料,就叫“会议记录”。记录要真实准确,符合原意。
会议记录包括两个部分:
(一)会议的组织情况:
1.会议的名称。
2.开会的时间、地点。
3.出席人数,如果人数不多,可一一写明姓名。
4.列席人数,也可写出姓名或只写列席人员范围。
5.缺席人数,也可一一写出姓名,注明缺席原因。
6.主持人。
7.记录人。
(二)会议内容,是会议记录的主要部分。记录方法有两种:
1.摘要记录。只记会上报告了什么事情,讨论了什么问题,通过了什么决议。
2.详细记录。要把每一个人的发言都记下来。
会议结束,记录完了,另起一行写“散会”两字。
最后,要由主席或主持人和记录人签名。
为了提高记录速度,可以适当使用一些自己熟悉的简称、代号、符号,待会议间歇或会后整理时再补上全称或原称。必要时,可以学习速记法。
十九、决定
决定是机关、社会团体对某些问题或重大行动作出安排。决定一经作出,就不容改变,必须照办。它或者是有法规作用,或者是有行政约束力,所以,作决定时,必须十分慎重。
1.标题写“决定”或“关于××的决定”等字样。
2.写正文内容,交代作出决定的原因和决定本身。
3.最后写作出决定单位的名称(加盖公章)和作出决定的日期。
二十、工作计划
工作计划是一个单位或团体在一定时期内的工作打算。写工作计划要求简明扼要、具体明确,用词造句必须准确,不能含糊。
(一)工作计划的格式:
1.计划的名称。包括订立计划单位或团体的名称和计划期限两个要素,如“××印刷厂团委1986年工作计划”。
2.计划的具体要求。一般包括工作的目的和要求,工作的项目和指标,实施的步骤和措施等,也就是为什么做、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