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是人际交往风险。重点查找长期使用某一施工单位或某一供货商的产品,或者长期与某一协作单位合作;与施工单位、业务往来单位人员、客户交往过密,经常在一起吃喝玩乐;以及接受有可能影响公务的宴请和其他消费方面的危险源点。
六是监督网络风险。重点查找法律、人事、组织、审计、纪检、阳光管理以及群众监督工作中的弱点、盲 www.xxk123.com (www.xxk123.com)点。突出过程监督、事前监督,以及因监督环节设置与实际工作偏差,而可能产生的危险源点。特别是群众议论较多,或客户反映比较集中的异常行为。
在查找过程中,可以运用以下方法进行:
一是岗位自查。系统每个员工要根据自己所在的工作岗位特点,对工作职权行使的每个环节可能存在的危险源点进行自查,提高预控意识。
二
是环节互查。对前后工作流程中的关键环节发生问题可能引发本工作岗位廉政风险进行互查,增强对前后岗位监督制约的责任感。
三是部门联查。各职能部门在自查、互查的基础上,对整个部门的危险源点进行综合评查,按业务流程形成危险源点汇总表(备忘录),明确重点部位、重点环节、重点岗位的危险源点。
四是领导评查。各级领导按照“一岗双职”的要求,对所分管范围内各岗位、各工作流程危险源点自查、互查情况进行评查,掌握所分管范围内各部门的危险源点。在此基础上,各单位(部门)于6月20日将危险源点汇总表上报公司纪委(监察部)。(来源:文秘公文网 http://(www.xxk123.com))
2、“危险源点”分析阶段(6月20日-7月20日)。各单位(部门)要抓住权力、利益大小,针对排查的危险源点,结合腐败可能产生的多发点、易发点,制度流程隐患的所在点和人容易犯失误的潜在点,从以下五个途径加以分析定性:
一是从分析以往所发生的案件信息入手。通过对有关案件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掌握过去一个时期内违法违纪案件发生的时间、领域、岗位、涉案人级别、环节、方法等情况,借用历史资料的分析掌握未来基本趋势。
二是从群众信访举报信息入手。一般情况下,群众信访和举报所反映的问题,往往是问题比较集中、相对突出的问题。通过信访举报信息的分析,可以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这也是准确分析危险源点的一个重要来源渠道。
三是从综合考核测评信息入手。组织、人事部门每年都会对单位(部门)、领导干部(管理人员)进行考核、测评。通过工作考核、民主测评,掌握反腐倡廉工作的落实情况,发现薄弱环节,需要重点关注的人员等取得预警信息资料。
四是从各类审计、专项稽查信息入手。加强与法律、财务、基建、生技、营销、审计等部门的沟通,对审计、专项稽查等工作过程中发现的薄弱环节和存在问题,对危险源点做进一步梳理分析。
五是从纪委、检察院沟通信息入手。纪检监察部门在加强沟通的同时,还要充分利用“企检共建”平台,主动征求检察机关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注重对办案过程中发现的“危险源点”排查、分析,做到内外结合、以外促内。7月20前,公司纪委(监察部)完成各单位(部门)需要制定预控措施的危险源点审核、反馈工作。
3、“危险源点”预控阶段(7月20日-8月20日)。各单位(部门)要抓住权力、利益大小,以及可能出现的频率,对危险源点进行评估,划分和确定高、中、低风险级别,排出顺序和重点。坚持层层抓预控、抓管理,健全各级领导层掌控可能发生违法、违纪案件高风险源点;管理层掌控可能发生违纪违规问题中风险源点;执行层掌控可能发生异常和未遂情况低风险源点的三级预控机制。
一是抓住源点类别、范围和环节以及发生条件,梳理出滋生腐败的重点领域、关键部位和共性问题,按照管理权限和业务范围,落实责任人、预控措施和整改期限。
二是对一般问题,从教育和管理上找原因;对反复出现的问题,从规律上找原因;对普遍出现的问题,从制度上找原因;同时,对高风险源点优先加以“控制”或“处理”。
三是按照“工作有程序,程序有控制,控制有标准”的要求,对业务工作流程中可能产生的危险源点和工作节点,纳入过程控制,通过定岗、定职、定责。对于权力过于集中的职位,通过分权加以制衡,提高预控效率。
四是各职能部门在职责范围内对基层单位分析、预控工作进行检查、督促,重点解决1-2个领域中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工作流程和工作制度。
Tag:策划方案,活动策划方案,营销策划方案,常用范文 - 策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