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乡镇、有关部门也要建立相应的组织,明确专职人员负
责这项工作,并结合工作职责和实际,实施目标管理,落实责任,纳入政绩考核。
六、保障措施
(一)建立、健全生态县建设的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按照国家逐步推出的绿色GDP统计方法,把有关生态县建设的考核指标纳入到领导干部工作实绩考核指标体系之中,设立生态县建设目标完成奖和环保重大贡献奖;生态县建设领导小组每年对各乡镇和各部门的年度实施计划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并作为领导干部环保实绩来衡量。各级领导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资源永续利用、环境不断改善和生态良性循环的目标。
(二)建立有利于生态县建设的资金投入机制。充分调动和发挥各个方面资金投入的积极性,尽快形成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银行贷款为支撑、社会其它投入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层次的投入机制。加大政府对生态建设的投入,建立生态建设基金,并将之纳入财政预算,确保生态县建设的资金需要;投入专项科研资金,加强废物利用的科学研究,实施废物利用科技创新。同时,在生态县建设过程中,要更广泛地与国内外有关机构组织进行经济、产业、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合作。为围场生态保护与建设注入活力。
(三)加强宣传,营造生态县建设公众参与的氛围。一是加强生态县建设的重要意义的宣传,使上上下下充分认识生态县建设是一项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工程,是小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二是加强对生态县建设规划内容的宣传,定期向社会公布生态县建设各个阶段的目标任务,增强各级各部门的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接受舆论和社会监督,并取得广大公众的积极参与配合。三是加强正确生态理念的宣传,通过各种大众媒体宣传媒介,引导公众养成正确行为习惯,增强生态意识;倡导公众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逐渐把生态县建设变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四)加强生态监察,提高生态县建设的监管水平。以维护生态环境安全为目标,围绕全县重点区域、重点生态问题,严格监管,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坚决打击人为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努力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建立生态监测体系和生态管理技术体系,建立环境信息共享机制,加强行政执法队伍能力建设,并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和装备水平,同时,建立与其它执法部门联动执法机制,加大处罚力度,严肃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
附件:
1、《中共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委办公室、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生态县建设领导小组的通知》
2、《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生态县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名单及工作制度》
3、《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生态县建设20xx-20xx年重点工程项目》
围办字[20xx]号
中共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委办公室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成立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
生态县建设领导小组的通知
各乡镇党委、人民政府,县直各部门:
为加强对生态县建设工作的领导,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成立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生态县建设领导小组,现将领导小组组成人员通知如下:
组长:胡熙宁县政府代理县长
副组长:李东县纪委书记
杨国华县政府副县长
李东伟县环保局局长
成员:刘宗德县总工会主席
延禹龙县委办公室副主任
赵云庆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王亭章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罗桂民县发展改革局局长
刘柏华县财政局局长
马国辉县科技局局长
宋守信县国土资源局局长
韩国忠县建设局局长
杨金煜县水务局局长
张全杰县农牧局局长
封志虎县文体教育局局长
李树森县统计局局长
张清华县交通局局长
段云峰县卫生局局长
赵富县人口与计划生育局局长
傅云林县林业局局长
魏景林县旅游局局长
杨广文团县委书记
张凤华县妇联主席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生态县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环保局,李东伟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县发展与改革局局长罗桂民、县环保局副局长潘国华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
20xx年七月二十六日
主题词:印发生态县建设领导小组通知
中共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委办公室20xx年7月26日印发
(共印120份)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生态县
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名单及工作制度
一、组织机构
办公室主任:李东伟县环境保护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