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合理兼顾“三者”利益,确保收购工作平稳运行
由于今年旱情严重,收购情况较为复杂,我县在充分调查了解全县情况后,决定“看好自己的门,收好自己的烟”,不让一斤烟叶外流,也不收一斤外地烟叶,把兼顾三者利益放在首位,做到开好头、起好步,确保一个眼光,平稳推进,一收到底,实现了大灾之年收购氛围良好,为烟农增收、财政增长、企业增效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创造巧家烤烟生产总量、总值历史最高水平,同时也为保持巧家烤烟产业的持续稳步发展奠定基础。
二、主要体会
今年我县的烤烟生产、收购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主要得益于上级各部门的关心和支持,得益于全县各级干部群众的密切配合和烟草系统职工辅导员的共同努力,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会:
第一、坚持科学的发展观,领导重视,组织有力,把县委、县政府和烟草部门的意见统一到巧家烟草产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上来。年初,县委、政府提出了举全县之力,重树烤烟辉煌的思想,把烤烟作为全县农村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在各级会议上反复强调烤烟生产的重要性,心系烤烟生产,脚踏实地一步一环地从生产抓起,丝毫不放松,公司提出了“两烟并重、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生产经营理念,领导下乡都要过问烤烟生产情况,并把提高单产、提高烟叶可用性和提高烟农种烟积极性作为今年烤烟生产的工作重点层层抓落实。同时,年初县委、政府就从县直各部门抽调精兵强将成立了烤烟生产收购领导组,从始至终负责烤烟生产和收购工作,同时还与公司、各乡镇签订了烤烟生产目标责任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奖惩措施,为圆满完成各项烤烟任务目标提供了组织保障。
第二、狠抓一个“早”字。做到“六个早”,即政策早出台,措施早落实,物资早准备,问题早解决,技术早到位,收购早协调。在去年11月份,全县就出台了20xx年的烤烟生产政策,召开了全县烤烟生产工作会,做到早宣传、早动员,让广大烟农作好思想准备,预留好地块。在技术措施方面,除了抓死农时节令外,在每个生产的关键环节,提早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促进科技措施提前到位。各种烟用物资提早到位,确保按时按质按量供应,为烤烟生产、收购赢得了足够的时间和机会。
第三、物资供应充足才能夯实种烟基础。烟用物资能否保证按时足量供应并使用到地块是生产优质烟叶的基础,今年我县按照测土结果,适当调整施肥配方,实施基、追肥配合使用,达到经济合理、平衡养分的目的,真正用科技指导生产,既满足了烤烟生长发育的需要,降低烟碱,协调了烟叶的理化指标,同时又减少了烟农的生产成本。我县今年的复合肥进货价(含到站点运费)为2635.6元/吨,供应到烟农的价格为2200元/吨,平均每吨暗补435.6元;钾肥进货价为(含到站点运费)3200.6元/吨,供应到烟农的价格为2400元/吨,平均每吨暗补800.6元;地膜进货价(含到站点运费)为12200元/吨,供应到烟农的价格为8000元/吨,平均每吨暗补4200元,全县今年仅烟肥、烟膜两项暗补金额就达105万元;在能源、烟用物资价格上涨,而我县烟农又比较贫困的情况下,这一措施为今年夺取丰收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第四、规范化生产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为夺取烤烟丰收提供了较大保障。由于我县今年狠抓了培育高茎壮苗,实施宽行窄株、双层施肥及基追肥配合施用,蝶形深栽,提早统防,适时封顶,彻底抹芽,成熟采摘,“四大目标”烘烤等措施的到位率,结合小组建设和入户预检等管理方法的改进,在整个烤烟生产过程中做到有条不紊、环环紧扣,步步跟进,有效地提升了全县种烟的整体水平,为烤烟提质增产提供了又一保障。
第五、办基地、抓样板、以点带面,促进烤烟生产全面发展。今年我县突出抓了10000亩“三优烟”,占移栽总面积的44.7,其中市级基地烟7000亩、省优烟2000亩、县级科技示范园1000亩,大力扶持种烟大户、科技户,全县共涌现出了种烟大户11344户,面积达9811.2亩,户均达7.3亩,科技户313户,种植面积3049亩,户均达9.7亩。这些“三优烟”都严格按照各项规范措施高标准、严要求进行种植,大户、科技户又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技术,这些烟叶的种植面积占了总面积的近一半左右,而且这些种烟农户在全县范围内都有分布,在大户、科技户和“三优烟”的辐射带动下,又有相当一部分烟农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种植,因此全县大面烟与“三优烟”的种植水平差距不是很大,可以说是“三优烟”带动了全县种烟水平的提高,在烤烟生产中功不可没,增加了广大烟农的效益。
Tag:申报材料,先进集体申报材料,先进个人申报材料,常用范文 - 申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