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步
将两块硬盘的跳线设置为master,分别接上升技kt7a-raid的ide3、ide4口(它们由主板上的highpoint370芯片控制)。由于raid 0会重建两块硬盘的分区表,我们就无需考虑硬盘连接的顺序(下文中我们会看到在创建raid 1时这个顺序很重要)。
内容来自dedecms
第三步
对bios进行设置,打开ata raid controller。我们在升技kt7a-raid主板的bios中进入integrated peripherals选项并开启ata100 raid ide controller。升技建议将开机顺序全部改为ata 100 raid,实际我们发现这在系统安装过程中并不可行,难道没有分区的硬盘可以启动吗?因此我们仍然设置软驱作为首选项。
第四步
接下来的设置步骤是创建raid 0的核心内容,我们以图解方式向大家详细介绍:
1.系统bios设置完成以后重启电脑,开机检测时将不会再报告发现硬盘。
2.磁盘的管理将由highpoint 370芯片接管。
3.下面是非常关键的highpoint 370 bios设置,在highpoint 370磁盘扫描界面同时按下“ctrl”和“h”。
4.进入highpoint 370 bios设置界面后第一个要做的工作就是选择“create raid”创建raid。
5.在“array mode(阵列模式)”中进行raid模式选择,这里能够看到raid 0、raid 1、raid 0+1和span的选项,在此我们选择了raid 0项。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6.raid模式选择完成会自动退出到上一级菜单进行“disk drives(磁盘驱动器)”选择,一般来说直接回车就行了。
7.下一项设置是条带单位大小,缺省值为64kb,没有特殊要求可以不予理睬。
8.接着是“start create(开始创建)”的选项,在你按下“y”之前,请认真想想是否还有重要的数据留在硬盘上,这是你最后的机会!一旦开始创建raid,硬盘上的所有数据都会被清除。
9.创建完成以后是指定boot启动盘,任选一个吧。
按“esc”键退出,当然少不了按下“y”来确认一下。
highpoint 370 bios没有提供类似“exit without save”的功能,修改设置后是不可逆转的。
第五步
再次重启电脑以后,我们就可以在屏幕上看到“striping(raid 0)for array #0”字样了。插入先前制作的启动盘,启动dos。打开fdisk程序,咦?怎么就一个硬盘可见?是的,raid阵列已经整个被看作了一块硬盘,对于操作系统而言,raid完全透明,我们大可不必费心raid磁盘的管理,这些都由控制芯片完成。接下来按照普通单硬盘方法进行分区,你会发现“这个”硬盘的容量“变”大了,仔细算算,对,总容量就是两块硬盘相加的容量!我们可以把raid 0的读写比喻成拉链,它把数据分开在两个硬盘上,读取数据会变得更快,而且不会浪费磁盘空间。在分区和格式化后千万别忘了激活主分区。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第六步
选择操作系统让我们颇费周折,highpoint370芯片提供对windows 98/nt/2000/xp的驱动支持,考虑到使raid功能面向的是相对高级的用户,所以我们选择了对新硬件支持更好的windows xp professional英文版(采用英文版系统主要是为了方便后面的winbench测试,大家自己使用raid完全可以用中文版的操作系统),windows 2000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硬件支持方面显然不如windows xp professional。
第七步
对于采用raid的电脑,操作系统的安装和普通情况下不一样,让我们看看图示,这是在windows xp完成第一步“文件复制”重启以后出现的画面,安装程序会以英文提示“按下f6安装scsi设备或raid磁盘”,这一过程很短,而且用户往往会忽视屏幕下方的提示。
Tag:电脑知识,电脑基础知识,电脑知识与技术,电脑教学 - 电脑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