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团委工作总结
2012学年度,校团委在区团委、校党支部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着力点,坚持“中心工作有作为,重点工作有突破,常规工作有推进”的工作理念,开展多项团队活动。校团委根据自身特点,开展了如下工作:
一、阵地建设方面
主要抓好“一站一地一室”。即“校园之声”广播站;“校外社会实践基地”;阅览室。以“校园之声”广播站为基础,充分发挥学校宣传教育资源作用,利用橱窗、黑板报、主题海报、宣传板等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常规教育宣传和舆论规范引导。建立了“劳保部”、安全培训中心等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对学生进行“尊老敬老”、孝敬父母等传统美德教育。阅览室每周都向学生会、团总支、团支书及进行开放,开拓学生视野。
二、组织建设方面
1、队伍建设。做好广播站、学生会、团总支的规范和管理。
我校“校园之声”广播站隶属于团总支团宣部,广播站实行站长负责制,编辑、播音两条线管理,设站长1名,副站长2名(主编、主播),编辑5名,播音10名。每半个月实行一次主题征稿活动,由各班级团支书负责。开设《经典之旅》、《书韵留香》、《成长记忆》、《经典之声》、《校园风景线》和《校园快讯》等栏目,每天的内容都形成专门的编辑稿,广播站队伍管理井然有序。
学生会下设主席1名;副主席2名;办公室主任1名,另设宣传部、文娱部、体育部、生活部、学习部、纪检部、舍务部。学生会骨干成员要求是团员,其中宣传部有别于团总支团宣部,主要负责学校黑板报、橱窗、宣传栏等。学生会主要负责学校大型活动的组织与参与,如校运动会的工作人员除了体育教师外,其他都由学生会成员担任。
团总支下设组织部、团宣部、实践部、学工部。其中,组织部主要负责团籍管理、发展团员、每周升旗仪式的组织。团宣部负责学校主题宣传媒介(广播站、校刊编辑部),实践部负责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学工部由 学生会主席、副主席兼任 (明确了学生会与团总支之间的关系,避免各自为政,重复工作,使学生会组织置于团总支管理之下)。
2、制度建设。制定并修改了《学生会管理制度》、《团总支管理细则》、《广播站管理制度》、《重大节日纪念日要求》等制度和要求,使团队管理有据可依。
3、常规建设。在常规值周检查中,值周学生全部由校学生干部担任,6人一组,半月一轮换,一学期以来承担了每天对各班级常规值周工作的检查和汇总任务。校团总支干部定期召开各班级团支书会议,安排手抄报和发展团员工作,起到了团委工作上传下达的作用,在日常工作中承担起团籍整理、归档和团员转入、转出工作,此外,2名团总支干部勤勤恳恳,每周负责升降国旗,在恶劣天气时收回国旗,不叫苦,不叫累,不需要学校督促。
三、常规工作建设方面
1、改革升旗仪式。每周一全体师生肃立在庄严的五星红旗下,在雄壮的国歌声中聆听着国旗下讲话,使学生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教育。同时,对每周一国旗下讲话进行了调整,改变了以往单纯的教育式讲话,而是改成诗朗诵等形式的师生互动式模式。让班主任和班级学生充分发乎想象力,增加了各班级班主任和学生的积极性,扩大了学生参与的广度和受教育的深度。
2、坚持黑板报评比。班级板报由学生自己组稿,版面设计,书写,每月评比一次,并将评比的结果在校园内公开,既起到了宣传教育作用,也能让各班之间取长补短,在黑板报制作方面不断进步。
3、开展一年一度的学生会干部竞选工作。通过自荐、学年推荐、演讲等形式,使一大批综评突出的学生进入校学生干部队伍。同时每年度定期开展“迎新送老”活动。今年6月5日,校团委在阅览室召开了欢送高三校学生干部活动,高二、高三学生干部参加了本次活动。会上,上届学生干部为新一届学生干部佩戴了徽章,新一届学生干部为上届学生干部赠送了纪念品。
4、做好新团员的发展和团籍管理工作。每年半年对初四、高三学年和新一学年的转入转出进行整理,按班级团支部进行归档,并录入团员电子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