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发展、求富裕、求健康、求公平、求安定,是全县人民的期望,作为欠发达的我县,与发达地区相比,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更多,促进社会和谐的任务更重,需要加倍付出努力,和谐**要靠全社会共同建设,我们要紧紧依靠人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形成**和谐人人有责、和谐**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四、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为全县经济社会追赶型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能否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的奋斗目标,能否实现全面振兴的奋斗目标,能否谱写人民生活的美好篇章,关键在党,关键在人。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围绕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这条主线,打造“和谐、善政、亲民、务实、廉洁、高效”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
进一步加强思想建设,深入开展理论武装工作。通过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挖掘运用理论促进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典型经验,把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迅速统一到推动**经济社会追赶型跨越式发展上来。大力弘扬“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埋头苦干、拼搏创业”的**精神,倡导“说**话、办**事、做**人”,进一步提升**人加快发展的精气神。在全县范围营造出时刻关注**、关心**、宣传**、维护**的浓厚氛围。加强与我县在外成功人士的联系,进一步拓宽我县加快发展的人脉,使他们为家乡的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贡献力量。以纪念“八女”英雄事迹发生七十周年为契机,结合我县的资源、产业、人文、环境,扩大对外宣传,进一步塑造**的对外品牌形象。
进一步突出和明确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在工作推进上,进一步明确和理顺同级各班子之间的关系,形成几个班子各尽其责、相互配合的领导机制和分类推进的工作机制。对事关全局、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工作,由县委牵头,集中人大、政府、政协的智慧力量,形成合力抓;对加快发展的重大任务,由县委提要求,政府组织、各方配合抓;对常规性工作,由县委支持,各条战线具体抓。在重大决策上,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和科学民主依法执政要求,健全常委会向全委会负责、报告工作和接受监督等制度,完善全委会、常委会议事和决策机制,健全和完善重大问题、重大项目、重要干部和大额资金票决制,使每一项决策和工作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检验。
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执行力建设。我们现在缺的不是思路、不是目标,而是将思路目标贯彻到底的力度。要建
立用执行力来衡量干部、检验干部、选拔干部的制度体系,切实把各级班子和领导干部培养成推动追赶型跨越式发展的指挥员、战斗员。通过完善领导班子考评制度、重点工作协调制度等措施,增强执行意识。开辟“星期六大讲堂”,拓宽党员干部学习渠道;完善学分制度和外出考察、外地挂职制度,使各级干部更多地了解外地的发展形势、先进经验与理念,更多地掌握经济规律和国际规则等加快发展所急需的各种知识,增强落实工作的本领。通过完善干部选拔制度和分工制度,优化班子结构,增强班子抓发展、抓落实的整体能力。
进一步树立以发展论英雄、凭政绩用干部的用人导向。按照“争先保位,创新提拔”的用人原则,创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干事成事的良好氛围。扩大干部交流任职的范围。优先提拔长期在艰苦岗位和一线工作的干部,优先提拔为全县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干部。建立经济发展突出贡献奖励基金、奖励津贴制度,让实干家、创业者真正受益;建立改革创新促进机制,为改革者加一道“护身符”。按照党管人才的原则,抓好党政人才、经济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农村实用型人才和社会人才“五支队伍”建设;探索在机关事业单位实行雇员制、聘任制等制度,解决有人没活干、有活没人干的问题。
进一步发挥基层组织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作用。以“先锋工程”为载体,切实把基层组织打造成推进发展的第一梯队,改革创新的第一先锋,维护稳定的第一防线。探索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党建新模式,加快制定行政混合的制度和办法,在森工与地方合作发展的工作中,制定干部交叉任职、双向挂职的具体办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通过包点、包片、包户、包项目等方式,把支部的触角延伸到产业链、贫困户等重点区域、特殊群体。创新和丰富“五个基本”建设、农村“建争带”、社区“五有六心”、企业“五好”和机关“创优争先”等活动的内涵和形式。适应流动党员日趋增多的新形势,建立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做到双向共管、信息互动,通过“建、挂、靠”方式,确保流动党员“人人有家”。适应以人为本的新理念,建立健全党内民主和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关心和爱护基层干部、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